医院订阅哦!
“互联网+”大有可为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信息化研究室主任、港航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徐凯曾在《大数据时代的航运信息平台》一书中,给出过这样的定义:航运大数据(ShippingBigData)是指航运业务、管理、监管等领域产生的海量数据,以及围绕这个数据规模有效的融合、存储、加工、查询、分析相关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统称。主要可以解决三大问题:实时数据计算、历史数据分析、未来数据预测。
那么航运大数据能做什么?分析师给记者做了解释:基于大量的船舶类型、航线、船期等数据,分析全球大宗商品的实时走向,可以了解全球各大港口的货物类型、囤积情况等。比如通过对全球运输大豆船舶的实时监控,如果发现南美即将进口的大豆出现压港,无法按期抵达中国,就能在第一时间推断国内大豆价格可能会出现上涨。“利用航运大数据,可以推算出船舶的活动情况、货物的流动情况以及港口的作业情况,能够对期货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来,各个港口城市也正在努力兴建地域性的航运中心,瞄准的都是在蓝海经济中抢占核心数据,获得话语权。可以说,谁掌控和利用好“大数据”,谁就首先从航运的迷雾中突围,引领行业未来。大数据在航运业中的运用将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并将随着航运电商的登堂入室掀起指日可待的变革。
试水“航运大数据”
今年6月14日,俄罗斯最大的集装箱运营商——俄罗斯运输集装箱公共股份公司正式与中国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名为集团客户物流服务的合同。该合同的签署将使得全中国境内数以百万的阿里巴巴物流平台客户得到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这无疑是对双方都有益的决定。
一方面俄罗斯运输集装箱公共股份公司通过该合同的签署可以整合进入现代电商网络,利用中国这一巨大优势扩大消费群体;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同样可以利用俄罗斯运输集装箱公共股份公司在运输服务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运输效率,加快运作节奏。
11月22日起,我国国内航行海船进出港不再办理“签证”,船舶进出港口更便捷、周转效率进一步提升。国内航行海船进出港签证取消之后,上海海事部门依托“大数据”选船平台,根据日常管理情况对船舶进行风险评级,依据不同的评级结果采取差异化管理,将海事监管重点部署至高风险船舶,低风险的船舶将获得更多的便利。同时,将船舶进出港报告情况纳入诚信管理机制,对不按相关规定进行船舶进出港报告的,将其列为重点跟踪船舶,实施每港必查。
12月15日,深圳前海管理局官方首次发布“-年度前海优秀金融创新案例”,前海航交所凭借全国首创的航运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航付保”,获金融创新案例奖。“通过‘航付保’进行的船舶交易结算,可以汇聚大量的资金流、信息流数据,形成的航运大数据体系能够为中小航运企业定制第三方征信数据报告,以此为基础满足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同时,通过对航运数据的处理输出,未来我们还将为中小航运企业经营优化提供专业指导。”前海航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创新求发展
处于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航运业该如何创新发展?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曹德胜表示,未来,以“互联网+”所代表的信息化工具和其所倡导的思维方式运用于传统的航运业,将重构航运业供应链与价值链,推动互联网和航运业融合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实现创新发展。
全球航运业近年来走势低迷,使得航运产业链上下游都存在降本增效的内在需求。传统航运领域积累下来的问题,成为阻碍行业提升效率、控制成本、降低风险的绊脚石。而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打破行业壁垒,压缩中间环节,提高效率”成为可能。这既是航运业的痛点,也是航运业的机会。
沙特阿拉伯Bahri航运公司认为大数据是航运业未来发展方向,能促进业务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值得投资。Bahri公司创建了一个专用的大数据业务单元,名为BahriData,旨在利用大数据的创新能力提高生产力,打开航运业业务增长和转变现有业务模型的机会。
宁波航运交易所副总经理许晓蓉介绍,未来,宁波航运交易所将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发展航运专业市场、提升服务功能、创新交易模式,用“互联网+航运+国际贸易”的创新思维和做法去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港航服务资源,扩大数据集聚范围,多方合作建设海上丝路航运大数据中心;加快推进航运物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航运’尚处于起步阶段,将开启无限可能。”徐凯认为,它在模式和业务范围上将有更多可能性,希望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和利益分享,营造行业良性“生态圈”。
大数据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可以预言,大数据将是未来5至10年商家必争的前沿领域。在全球航运业低迷的市况下,航运企业如果能尽快意识到大数据带来的潜在商机,重构信息服务平台,创建航运大数据的独特解决方案,挖掘和发现新的商机,创造新的产业价值,将是提升整个行业竞争力和利润率的有效途径。
新闻来源:中国水运报
北京哪能治白癜风不复发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