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哪天,偶然的一个清晨,一道雪白的闪光就那么突然闯入了我的眼帘——母亲正在厨房里忙活,原来是她鬓角上的白发,在晨光下折射出微微荧光。
这亮光在清晨的觉醒中,是那么自然,就好像那道光早已在那里很久,那道光与锅碗瓢盆已融为一体,那道光与渐渐松弛的面容和谐相伴。
我的心,却突然地一阵刺痛,母亲老了,在我的司空见惯下,母亲就这么一天天老了,银丝如霜,撼我心房!母亲老得这么突然,却又这么自然,我还没有好好看看母亲年轻的模样……
那是,一个乡下偏远的小山村,一个真正的山村,从县道一个不知名的村口进入,七拐八扭,要经过四、五个以沟为界的村庄,顺着蜿蜒斗转的村路,一直向上,最后一个村庄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我的家就坐落在这个村庄的最后方,名曰“见后”,估计就是能看到的最后的地方的意思吧。那时,家里守着三孔老窑,是当年爷爷留给父母的,听母亲说,当年也就留下了那三孔窑洞,那个年代大多家庭条件艰苦,人人吃饭穿衣都是难题,能有几孔窑洞已算不错,谁家给孩子娶亲送老,都全靠亲戚邻里帮忙。父母结婚时,借下了一屁股子的债,为了还饥荒、养家糊口,父亲早早地就到煤矿上工,母亲就一个人留在农村肚子拉扯着两个孩子。
那时的我,是感受不到生活的艰苦的,一是母亲总是把好吃的、好穿的紧给我们,另一个是那时大家条件都差不多。那时的我们,虽然生活贫乏,但是,母亲有着结实的身体,一头乌黑的头发。
按农村的话说,母亲是个精吧的女人,吃苦耐劳、精打细算、浑身是劲,邻里经常说父亲娶了个会过日子的好媳妇。
那时的母亲,给我的印象就是,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每天陀螺似的转动,但总是有条不紊,能够很利索地完成每一件农事。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经常看到阳光洒下来,落在母亲乌黑亮丽的头发上,反射出黝黑的光泽,那时,我一直认为,母亲是我们的坚强依靠,什么事都难不倒她,什么难题母亲都能给我们解决。
9岁时,在农村刮起一股“农转非”风,能够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是一件非常光荣和让人羡慕的事。由于父亲在煤矿工作,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将户口从村里迁到了远在百里外的煤矿所在地,我也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名工人子弟。
那时的母亲三十来岁,正是年轻力壮的光景,虽然之前一直在村上,没出过什么远门,但是她早早便担起家里重担的她,没有一丝的畏惧和胆怯,她果敢坚毅的性格,成为我们一家的精神支柱。
寻地租房、置办家物、联系学校……全靠母亲里里外外张罗,虽初来乍到,却一点也不怯场,那时的母亲一头简洁干练的齐耳短发,散发着自信和活力,我们看到母亲的短发就充满了力量。
99年,世纪之交,在举国准备喜迎建国50周年之际,我们也迎来了一件“喜事”——我考上大学了。经历了所谓的“寒窗苦读”,所谓的“苦”,是由于本身资质的愚钝,学习得艰苦,好在母亲在背后的默默支持,终于得以进入省城继续求学。开学报到的前一天,母亲和父亲放心不下,将我直接送到了学校。这也是父母为数不多的一次远门。
长途汽车上,母亲的头发被窗外吹进的风吹起,她和父亲说说笑笑,难以抑制的一种喜悦,伴随着飘动的发梢跳动,或许她的孩子还算争气,给她争了光,让她的头发丝都带着溢于言表的快乐吧!
到校后,就是紧张的报到、安置、熟悉环境……面对陌生的一切,我很是茫然、不知所措,嘴里说着“没事,我能应付!”,心里却是忐忑不安。母亲是了解我的,多年的陪伴,她知道我这个时候最需要他们在身旁。于是,她硬拉着父亲把我送到省城,还说是没有去过,顺便去看看!但是,最终他们也没有真正看过,成为我到现在都不能释怀的一个遗憾。
等一切安顿妥当,天已经全部黑了下来。一向节俭的母亲,在路边小摊草草地吃了口饭,却把我劝了个大饱。晚上,我们坐在大学的绿化带旁的台阶上,看着全新的校园和环境,我们终于能够停下来聊会天了。“明天,你们去转转吧,好不容易来了”,我说到。母亲想都没想说,“以后吧,把你送到安置好,妈就放心了!明天我和你爸就回去了。”
记得那晚,我劝了很久,都没说服他们在省城好好逛逛。由于跑了一天,那晚他们在哪睡的,后来始终回忆不起来,宿舍里同学已都报到,肯定没住宿舍,他们说在外面找了个旅馆,但我猜不一定,很有可能他们就那样在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地将就了一宿。
第二天的送别,也很是草率,新生报到有很多事,父母感觉把我送到了,也急着回家。只是,在他们离开的那一刹那,仿佛看到了母亲眼角的泪花,母亲是个很重感情的人,按说遇到这种情况,她早就会泣不成声了,那一次,她怕我伤感,硬是强忍着忍到最后分别的一刻,我看到母亲的发丝低垂,故意地遮挡着不让我看见。我知道,这低垂的发丝,挡住的是母亲的依依不舍,垂下的是母亲深重的母爱!
一晃眼,我的孩子已经上了小学。如今,父母帮忙照看孙子似乎已经天经地义,本是他们颐养天年的时候,母亲又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下一辈的重担。都说,“爷孙亲!隔辈亲!”母亲在我的孩子身上付出了更多的精力,从洗尿布、喂饭、学走路、上幼儿园……操碎了心,累坏了身。孩子已上三年级了,由于工作关系,我们顾不上孩子,多亏了父母的无私付出。由于照顾得好,似乎长得都比同龄的孩子要高一些。母亲功不可没!
那一道清晨的闪光,让我的心不由地紧紧一攥。细看之下,爬满母亲头发的何止一处白发,如果不是她间或染染,我看到的应该已是满头的银霜。我有多久没有好好地看过母亲了,我有多久没有真正地关心过她了,我有多久只顾着自己而忽视了母亲的变化了?
在满载愧疚与心痛的同时,我是多么地感谢母亲,感谢她一辈子为这个家、为我、为我的孩子的无怨无悔、无私奉献,感谢她总是在关键时刻给我以勇气和力量,度过了一个个艰难的时光,感谢她用实际行动教化给我的吃苦耐劳、坚毅果敢、无私奉献的品格。
母亲,就是我的心中太阳,永远充满希望;
母亲,就是我力量的源泉,一生用之不完;
母亲,就是我人生的榜样,时刻指引航向。
母亲,银发如霜,我会当做至宝倍加珍藏。祝愿母亲,春秋不老,快乐安康!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