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各行各业,“智慧水利”已经成为水利行业建设的关键词。水利智慧化就是在水利全行业普遍应用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安防监控、智能采控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应用与水有关的信息资源,直接为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综合管理及水环境保护、治理等决策服务,提高水及水工程的科学管理水平。其中,水库、河道作为水资源管理调度关键环节,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建设势在必行!
水库河道综合监控的信息点(如:泵站、雨量站、水文站、闸门等)分布大多较分散、监控管理地点往往比较偏僻,甚至人迹罕至,解决供电、联网都是很困难的。按照目前水利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这些信息点传输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多媒体信息(数据、视频、音频等),包括高清数字视频监控、水位监测与降雨量监测、水质在线监测与分析、水量流速与闸门集中控制、网络广播调度系统等。毫无疑问,所有这些IT系统都需要解决可靠的电力和高带宽的网络互联。
供电方面,如果采用传统IT系统建设的拉线方式,建设成本将成为系统不可承受之重。采用从建设地点附近居民、农户“就近取电”的方式供电,有些地方可行,但不但协调关系困难,后期还要不断支付电费,而且还面临随时停电的威胁。所以,水库河道综合监控信息点的供电最适合的方式是采用国家大力发展的新能源供电系统,即风光互补供电系统。
联网方面,IT系统建设的网络互联采用TCP/IP协议的网络是必然。但水库湖泊综合监控的建设环境特殊性,决定了采用城市内联网的有线光网络解决其联网和信息传输,无论是经济性、可靠性,还是系统实施可行性来说,都是不合适的。
通过电信运营商的3G/4G技术虽然可以满足小数据量、非实时的信息传输,但是用在河道或水库监控非常不合适,表现在:
1、借助运营商手机通信平台传输数据,受基站建设限制,野外、乡村偏远通信质量和可靠性无法保证,而这些区域正是水库信息化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