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关键词—“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浙江省成为国内首个推广DRGs/四川将辅助用药不纳入基药目录/个品种入围重点监控目录/55个辅助用药停用”
药焦观察
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发布“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分为“中国化药企业TOP排行榜”、“中国中药企业TOP排行榜”、“中国CRO(含CDMO)企业TOP20排行榜”、“中国医疗器械(含IVD)企业TOP20排行榜”、“中国生物医药(含血液制品、疫苗、胰岛素等)企业TOP20排行榜”5大子榜单,共计家上榜。
在年度中国化药企业TOP排行榜中,恒瑞医药、扬子江药业、上药集团位列前三甲。
在年度中国中药企业TOP排行榜中,广药集团、步长制药、华润三九位列前三甲。
在年度中国CRO(含CDMO)企业TOP20排行榜中,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泰格医药位列前三甲。
在年度中国医疗器械(含IVD)企业TOP20排行榜中,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位列前三甲。
在年度中国生物医药(含血液制品、疫苗、胰岛素等)企业TOP20排行榜中,百济神州、长春高新、信达生物位列前三甲。
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原文阅读:
??实力霸屏!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盛大发布,你家企业上榜了吗?浙江全省启动医共体支付改革。9月底前,出台DRGs分组标准和点数法付费办法,出台实施细则;12月底前,各统筹区制定分级诊疗目录和双向转诊管理办法,完成信息系统改造。7月17日,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会上,浙江省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全省县域医共体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全面启动医共体支付方式改革。
DRG试点通过打包收费的形式,将医院的运营成本,最终实现收付费的闭环。如此一来,医院将失去多开药的源动力,改革也将打破药品供应中的药企、医药代理商、医院、患者之间的平衡,药企将面临新一轮冲击。
DRGs在国外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支付方式,但在国内仅有零星的地区开展,浙江是全国首个在省级层面推广DRGs的省份。
此前(年12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的通知》表示:国家医保局正在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和医保管理能力的DRGs标准,并在部分城市启动按DRGs付费试点。要求各级医保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试点工作,逐步将DRGs用于实际付费并扩大应用范围。
紧接着国家组织4+7带量采购,DRG作为精细化支付工具推出试点也在意料之中。在药品总费用下降的前提下,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将被逐步推动。
公开信息表明,国家推行深化医疗改革,志在杜绝医疗机构无端收费,减轻患者负担,而DRG是取消以药养医的途径之一。
未来DRG付费可能将覆盖全国所有医疗机构
原文阅读:
??浙江大手笔!全省启动医共体支付改革,DRGs才是"杀手锏"??浙江重要文件公布,影响大批医药人7月17日,四川省卫健委印发《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原则上不应纳入辅助用药重点监控目录。
同时,全省统一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不再制定增补目录,基本药物应当作为医疗机构临床诊疗的首选药品,对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基本药物的医师予以约谈、公示、通报批评。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政策的出台或许意味着,基药目录内的产品将不会受到限制,实现品种销售大放量,而在另一方面,辅助用药的重点监控之势将愈演愈烈,极有可能在各地的基药目录中蔓延。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四川将辅助用药不纳入基药目录的范围内之后,相信各地会陆续跟进,形成国家—省级—医疗机构三级目录层层覆盖。更为关键的是,国家卫健委目前仅仅出台了第一批的监控目录,未来将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或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入围。
无疑,这将对于药企未来经营存在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这些大品种在医疗机构的使用肯定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在医保支付环节上,同样也会被重点照顾,例如降低报销比例甚至取消报销资格。
需要注意的是,在四川的方案之中,还特意增加了医保内容
优先使用基药的激励机制,除了提到基药使用情况与补助资金的拨付挂钩外,还着重提到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及对医保支付标准的制定。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
建立处方审核调剂环节的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医保支付标准,提高医疗机构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合理诊疗、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同时,四川省还将根据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有关规定,建立省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还将优先纳入基药目录药品。
在医保支付等政策加持下,也将使更多患者选择就近在基层医疗机构购药,促进基层市场实现井喷式发展
原文阅读:
??重磅!卫健委发文,辅助用药将被踢出基药目录!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流出,覆盖个品种,含44个中药制剂。
7月17日,两份名为《威海市重点监控药品(辅助用药)目录医疗保险医学专家组意见书》在医药圈广为流传。
威海市第一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共27个药品,与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第一批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对比,有8个品种重合,分别是神经节苷脂、奥拉西坦、前列地尔、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丹参川芎嗪、胸腺五肽、长春西汀等。
威海市第二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共85个品种,其中注射剂41个,中药制剂44个。
可以看到,版医保目录中26个限制使用的中成药几乎都在威海市医保局重点监控的药品名单之中。
目前两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名单来看,部分营养制剂、脑血管扩张剂、中药注射剂等未来都将明显受限。
此前已有青岛、江西、赣州、九江等多地发布年重点监控目录,同时石家庄、邯郸、唐山、邢台、秦皇岛、保定等地,以辅助用药目录形式,发布临床限制使用药品名单。
在各地的目录之中,仍以中药注射剂、免疫调节剂等为主。而这些品种都因用量大、费用支出多,且可能存在不合理使用在业界饱受争议。
结构调整,医保控费已成行业主基调
原文阅读:
??地方医保局拟两批重点监控目录,个大品种入围!7月12日,内蒙古兴安盟药采平台发布消息,公布了国家、自治区、兴安盟重点监控及辅助用药目录。
此次停止原兴安盟的55种辅助用药,并划定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50个重点管理辅助用药目录。
该目录共分成两类,一类为临床限制使用,共涉及12个品种,包括谷红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等。
第二类为临床重点监控类,共涉及38个品种,包括脂肪乳氨基酸(18)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等。
有分析人士指出,内蒙古医药市场虽然不大,因此相对政策的影响较小。此次作为率先公布重点监控目录,或许就是为了得到部分市场的某种反馈,为以后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做好铺垫。
尽管兴安盟医保局对于辅助用药、重点监控目录已痛下“杀手”,但在另一方面有些品种或将迎来新的转机。
随着临床路径的不断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的日渐提升,特别是医保局对于药占比、次均费用超过规定要求,或者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下降的各级医疗机构,医院等级评审资格、核减超出或降低部分医保费用。有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基本药物迎来更大的市场保障。
兴盟已停止使用的55种辅助用药名单
原文阅读:
??医保新规:采购品种按低价中标,55个辅助用药全面停用!人血白蛋白、紫杉醇脂质体、兰索拉唑被江西纳入重点监控
7月15日,江西省卫健委发布通知,公布该省第一批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目录,共有33个品种被纳入,其中包括人血白蛋白、紫杉醇脂质体、兰索拉唑。虽然表中排序到35号,但实际缺了27和34。
与江西省3月份发布的目录对比,则是增加了磷酸肌酸钠、小牛血清去蛋白、前列地尔、丹参川芎嗪、转化糖电解质、鼠神经生长因子、胸腺五肽、核糖核酸Ⅱ、依达拉奉、骨肽、脑蛋白水解物、核糖核酸、长春西汀、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马来酸桂哌齐特这15个品种,并剔除了泮托拉唑、头孢噻肟这2个品种,不排除目录表中缺失的序号27和34,可能就是这两个。
可以看出,各省对于监控目录的调整,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想法。不过,对于人血白蛋白、紫杉醇脂质体、兰索拉唑这三个品种,应该说是具有明确治疗意义的,但不知江西为何将其纳入目录中,是采购金额大?还是临床上被滥用?不得而知。
江西省第一批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
原文阅读:
??人血白蛋白、紫杉醇脂质体、兰索拉唑被纳入省级重点监控目录!7月12日,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卫健委联合发布通知,就非中医类别医师服务有关事宜作出安排,提出五种情况下,西医可以开具中药处方、提供中医药服务,且医师的执业单位掌握关键的考核权。
分析人士指出,河北省此举无疑给了已经身处绝境的中药,特别是中成药市场以新的希望。
可以看到,就在两周前(7月1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在发布首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时,已经对西医开中药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条件。根据这一规定,几乎所有西医师都无法再开具中成药处方。这对中医药市场可谓是不小的打击。
而从河北省两部门此次发文内容看,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要想开中药处方,似乎仍然面临重重考验,但实际上门槛已经大大降低。
业内人士指出,其中部分条款与国家卫健委发文一脉相承,确实会在一定时间内限制西医开中药行为,但,在河北省将所在主要执业机构考核,作为关键审核环节的基础上,业界预计,其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降低。预计未来几年内,将有大批非中医类别医师集中获得相应资质。
在此基础上,业界指出,以河北省为开端,西医开中药不但不会杜绝,在明确路径之后,还有进一步大发展的趋势。可谓实现了大反转。
原文阅读:
??大反转!卫健委发文,五类西医可以开中成药了!延伸阅读??DRGs付费改革对医药行业的影响众所周知,DRGs付费不同于以往的付费方式,它是将病人按照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的复杂程度以及资源消耗的不同分成若干组,以组为单位分别定价打包支付的一种付费方式,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广泛使用的住院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式,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的一种方法。在DRGs付费模式之下,医院还是药企,现有格局和商业模式都将重构。
对医疗机构来说,DRGs确实是预付制当中控制医疗费用效果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医院的成本管制、管理模式、发展模式、医疗行为等带来影响。如果按病种付费的逻辑执行层面上打通,医院院内管理就可以基于不断的路径优化,真正意义上的完善诊疗的质量与效率之间的平衡,从而推进临床质量的深层次改善。
对药企来说,业内人士预测,DRGs付费这种精细化的医保支付方式,不仅能改变医生用药的考量因素,未来药品成本以及相关疾病的用药组合成为关键,也将成为企业的着力点。
对药企带来的冲击
医保品种的优势弱化
辅助用药和不合理用药等将得到遏制
继续限抗
高价药受限
中药注射液寒冬将至
高性价比药品
疗效确切的仿制药受宠
加速国内一致性评价进程
加速临床疗效研究
点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预登记,获取免费参观门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