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光电深度气体传感行业

核心摘要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开发了基于非分光红外(NDIR)、光散射探测(LSD)、超声波(Ultrasonic)、紫外差分吸收光谱(UV-DOAS)、热导(TCD)、激光拉曼(LRD)等原理的气体传感技术平台,形成了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两大类产业生态、几十款不同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家电、汽车、医疗、环保、工业、能源计量等领域。

硬核技术实力+国内外优质客户资源,打造靓丽业绩

凭借长期的技术积淀、良好的产品性能及国际化视野,四方光电已取得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可。四方光电的气体传感器已配套于美的、格力、海尔、海信、小米、莱克电气、鱼跃医疗、飞利浦、大金、松下、一汽大众、法雷奥、马勒、德国博世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终端产品。、年营业收入为2.33亿、3.08亿元,同比增速达98.45%、32.00%;同期归母净利润为万和万元,同比增速达.89%、30.06%。年公司在受疫情影响停工近两个月的情况下依旧保持较高增长,主要得益于空气品质气体传感器及医疗健康气体传感器的销售扩大。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卓越,未来公司业绩有望呈持续景气态势。

应用领域众多,布局技术+市场实现与产业深度融合

受消费者需求、环保政策、工业企业需求三大应用驱动力影响,气体传感新技术、新产品、新的细分产业不断涌现。气体传感器及气体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及国产化需求的扩大,为国内生产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重视核心技术的创新,自成立以来便将自主研发能力纳入战略规划,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并对具备产业化价值的研发成果进行转化。在注重自主创新的同时,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以自主研发为主,以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体系。目前公司技术平台在空气品质、环境监测、医疗健康、工业过程、安全监控、智慧计量等主要应用领域皆有运用,做到与产业深度融合。

传感器市场方兴未艾,公司持续技术创新紧握良好机遇

全球及国内传感器市场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据YoleDéveloppement数据显示,全球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自年的亿美元增长至年的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根据赛迪顾问数据年国内传感器市场规模约.8亿元,预计到年将增长至.8亿元,保持17.6%的快速增长。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的高速发展,气体传感器的下游领域如智能家居、汽车电子、智慧医疗等智慧生活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显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到年,气体传感器产业规模将达到亿元以上。公司在专业技术团队的带领及完善管理体制的保障下,逐步在研发能力、技术水平、产品矩阵、规模生产、客户资源及应用领域等多方面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作为卓越的气体传感器、分析仪器供应商,公司客户结构相对稳定,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地位突出;气体传感器及气体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及国产化需求的扩大,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们看好公司成长性,预计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35亿、2.06亿和3.14亿元,对应EPS为1.92元、2.94元和4.49元,我们认为公司22年合理PE为51x,对应目标价为.94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结构以光学技术为主,产品市场空间有限;业务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收入呈季节性波动特点;新冠疫情不确定风险等

正文目录

1.卓越的气体传感器、分析仪器供应商

四方光电是一家专业从事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四方光电开发了基于非分光红外(NDIR)、光散射探测(LSD)、超声波(Ultrasonic)、紫外差分吸收光谱(UV-DOAS)、热导(TCD)、激光拉曼(LRD)等原理的气体传感技术平台,形成了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两大类产业生态、几十款不同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家电、汽车、医疗、环保、工业、能源计量等领域。

1.1.一路前行,凭硬核技术实力打开国际市场

四方光电是湖北省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建设有湖北省气体分析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承担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工信部物联网发展专项等国家科技开发项目,形成了光散射、红外、紫外、热导、激光拉曼、MEMS金属氧化物、高温固体电解质、电化学等气体传感器技术平台,合计获得项专利,其中包括34项境内外发明专利;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4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4项;获得湖北省专利金奖1项。四方光电及子公司湖北锐意入选工信部年工业强基传感器“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四方光电获得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联盟颁发的“最具影响力物联网传感企业奖”。

凭借长期的技术积淀、良好的产品性能及国际化视野,四方光电已取得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可。四方光电的气体传感器已配套于美的、格力、海尔、海信、小米、莱克电气、鱼跃医疗、飞利浦、大金、松下、一汽大众、法雷奥、马勒、德国博世等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终端产品。截至年6月底,公司所生产的氧气传感器已配套于国内外2.23万台呼吸机及9.94万台制氧机等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年内,公司新增3家车企定点项目,并计划于年度实现量产。公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气体传感器配套的企业数量、产品数量和种类逐年增加。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专注于气体传感器,以及基于核心传感器的气体分析仪器的技术开发及产品应用,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物联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气体传感器需求迅速扩容,公司主要产品结构已由发展初期基于核心气体传感器的气体分析仪器,逐渐转变为气体传感器与气体分析仪器并重的“双轮驱动”格局。

公司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八年”:

1、-年:以工业过程和环境监测气体分析仪器为主,启动民用气体传感器产业配套

年,公司成功开发基于电调制红外光源、低成本热电堆探测器的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把握住国内有机元素分析仪器国产化过程中急需红外SO2、CO2、H2O气体传感器的市场机会。该产品于年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类金刚石镀膜红外光源、探测器局部恒温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于年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

基于上述技术,公司于年推出机动车尾气分析仪,可测量CO、CO2、HC和O2的浓度。年面对我国农村沼气快速发展、国家号召建立“沼气服务技术体系”的市场机会,公司开发红外沼气分析仪,该产品于当年7月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年,公司开发基于非分光红外、热导等组合技术原理的红外煤气分析仪,用于高耗能领域的在线煤气成分和热值分析。经过近五年的持续研发,公司掌握了较为成熟的热电堆红外气体传感技术。

年,面对国内快速发展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所需烟气分析仪的市场需求,考虑到常规热电堆红外气体传感器测量SO2、NOx易受烟气水分干扰、分辨率较低的缺点,公司开发了基于微流红外气体传感技术的烟气分析仪。至此,公司形成了以热电堆红外、微流红外两种技术为主体的红外烟气分析仪、煤气分析仪、沼气分析仪、尾气分析仪等仪器产业,用于满足锅炉窑炉的高温燃烧、燃料或者矿物的高温热解与还原、生物质的厌氧发酵转化、燃油发动机燃烧等过程优化测控需要的气体监测需求。

同时,为改进公司产品仅针对气体浓度检测(“质”),而没有针对气体流量检测(“量”)的现状,公司从年开始着手研究新型超声波气体流量传感技术。针对我国医用制氧机需要氧气监控的需求,公司开发的超声波氧气流量及浓度传感器快速进入市场。

年,公司在工业领域热电堆红外气体传感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优化,成功开发民用红外CO2气体传感器,率先进入国内新风系统产业,用于替代价格昂贵且需要一次性大批量采购的国际品牌产品。

2、-年:发挥核心技术的杠杆撬动作用,形成气体传感器与气体分析仪器并重的“双轮驱动”格局

(1)大力发展气体传感器产业,实现产销规模升级

随着行业发展及市场需求变化,年以来公司持续拓展气体传感器在家电、汽车、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应用场景。凭借气体传感核心技术的杠杆撬动能力,公司得以快速响应下游不同行业、不同客户、不同产品对气体传感器的差异化需求,成功开拓国内外诸多客户。

公司大力发展空气品质气体传感器在空气净化家电市场的配套。在红外CO2气体传感器成功进入新风系统厂商的基础上,公司继续为客户开发低成本、低噪音的激光粉尘传感器。随着雾霾问题的加剧,年公司快速进入国内外空气净化器市场;同时,经过前期研发和市场推广,公司LED粉尘传感器于年实现销量大幅增长。公司在粉尘传感器领域形成激光、LED两种技术原理产品齐头并进的有利格局。

此外,公司积极拓展车载粉尘传感器配套市场。年,公司作为二级供应商首次进入汽车行业,年公司通过IATF: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从而具备成为整车厂一级供应商的资格。

针对强化雾霾源头监管需要的网格化监控需求,在公司车载激光粉尘传感器技术和质量体系的基础上,公司年推出基于自动粒子识别技术的室外激光粉尘传感器。该产品已经批量应用于我国室外扬尘监测系统中。

同时,公司持续开发氧气传感器,配套国内外制氧机、呼吸机厂商,并储备了肺功能检查仪、超声波麻醉气体浓度检测以及重症监护、麻醉监测用呼气末CO2气体传感技术。此外,公司成功实现微型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研发及量产,还初步实现制冷剂泄漏监测传感器的研发试制,积极布局安全监控领域。

(2)稳步发展基于核心传感技术的气体分析仪器产业,提升盈利能力

随着居民对室外空气质量的日益重视,大气污染治理逐步深化,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kongxingye.com/jkhyjs/26845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