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如果说人生就像一场戏,那么大学就是最华丽、精彩的篇章,在这美好的时期,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有趣”经历呢?
在很多人的心中,会认为大学生活是美好的,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答案是否定的,真实的大学生活和我们想象中的有很大区别。
在高中阶段,老师常常会说这样一句话:“现在辛苦一点,到了大学就轻松了”,这句话也让无数的学生对大学充满了期待,无数次幻想大学的美好生活。
寒窗苦读十二载,历经了“无数个”春夏秋冬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对大学,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到后来,才发现理想中的大学与现实大不一样。
大学本身是全面发展的阶段,是具有综合性的发展时期,大学会让我们进入成年阶段,思想进入成熟期,本质上来说,大学生活需要我们学习的有很多很多,是比较充实的。
然而,现实情况是恰恰相反,能够将大学生活过得充实的学生凤毛麟角。没有上大学前,目标是考上大学;当考上大学后,很多学生开始变得迷茫了,开始变得“堕落”了,慢慢开始享受大学安逸的生活了。
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逃课、找同学代答“到”;上课睡觉、玩手机;下课回宿舍玩游戏,自由自在,放荡不羁,这是目前大多数大学生的现状。
“迷茫”是目前大多数学生所面临的现状,他们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在享受了大学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活后,他们开始学会给“迷茫”找借口了,慢慢的开始“沉沦,堕落”了。
面对当代大学生的“堕落、颓废状态”,中国药科大学干了一件“大好事”,对于学生们而言可不是好事。
中国药科大学作为我国的“/,双一流”大学,能进入这一所学校的学生都会差。
在最近,中国药科大学在校园内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学生出入校园只需刷脸,教室上课也不用点名,系统自动识别,如果你不在,自动记录为旷课。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为“致命”的是,系统非常自动化,能够清晰的识别学生的状态。比如上课搞小动作,是否认真听讲,有无低头玩手机,打瞌睡等都能识别出来,并且记录在案。
如今,识别系统出来以后,一切的小把戏都将不复存在,不能逃课,让同学带答到了;不能上课玩手机了……
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各大高校也是煞费苦心。
很多人认为这不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吗?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你还抱怨,请问你还是学生吗?”
对于人脸识别系统侵犯学生隐私的说法,相关人员表示,学校安装前意向国家相关部门咨询,学校教室属于公开场合,不存在“侵犯隐私”的说法。关于安装人脸系统的问题,学校会根据反馈意见,视情况而定是否给所有教室安装。
看到这里,看看网友们怎么说:
凤凰:现在教育要求严抓课堂纪律,摄像头不乏是一个高效的方法,只要能保证信息内部使用不扩散传播就可以。至于人脸系统,最主要的是学生比较抵制,毕竟也太严了hhhhh(我也是学生,如果我们学校安装肯定也会有反抗情绪的,但是从学校角度,这样真的能使得课堂授课效果提升很高,毕竟上课时玩手机或者干其他事情的人真的好多,上着上着课人少几个都很正常。请你明天的太阳:个人感觉很有用,大学课堂什么样大家都知道,如果没有这些监督,上课基本没用,还不如不上课,考前给个题库,能不能过,全靠天赋,到时候挂科的又要说老师不上课,但是上课又不听。住在水星:反对。大学应该是自由的,哪怕是上课选择发呆或者玩手机,也是学生的个人选择。当然了,做出这种选择也要承担可能会挂科的后果。一个机器装在那里,很生硬,从情感上我就过不去,上课走神被老师点了一下我会感觉不好意思,一个机器监督我我就会觉得你算个屁。德普:以这种方式来试图提高教育质量,而不是丰富教学内容和改善教学方式,实属教育行业之悲哀。本就应因材施教,这样填鸭式教育,还不如造一批能干活的机器人,要方便快捷的多。对于人脸识别系统,站在不同的角度,大家的看法也各不相一。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从目前来看,人脸识别系统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对于中国药科大学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教育部相关人员也进行了回应:“对于人脸识别”我们要加以限制和管理,希望学校慎重使用这门技术。
为促进互相网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等部门颁发了《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
意见中指出,收集使用信息,须经用户同意,不得以默认,捆绑等方式强迫用户授权,不得收集和提供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向他们泄露或非法提供他人信息。
大学校园是开放式的,在校园内安装监控非常有必要,这也是对于安全的一种保障,但对于教室是否全面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依然有待商榷。
且对于监控,也应该严格审核,不能任人随便调取监控,不然监控非但没有效果,还会成为“偷窥”的方式。
对于校园教室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你怎么看?可以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