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过安装智能摄像头看家护院,已成为许多“潮流”人士的选择。然而不久前,国家质检总局却发布了一则质量安全风险警示,在受检的40批次智能摄像头中,32批次被曝出质量安全隐患,可能导致用户监控视频泄露,甚至智能摄像头被恶意控制等情形,使安全监控变成了泄露隐私的直播,着实令人不安。
为什么盯上智能摄像头?
智能摄像头,通常是指无须连接电脑,直接使用Wi-Fi联网,搭载手机App后,可远程实时查看监控环境的智能家居产品。有的产品还支持视频分享、远程操作监控视角、移动侦测报警等多种功能,因其具有安装门槛低、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等特点,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不可不知的安全策略
当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硬件设备进行的智能化改造,实现了“人员-网络-硬件”之间的无缝对接,在提高人们工作生活便捷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当下,智能摄像头不仅作为家用产品,在政府部门、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均有应用,其安全性也须从设计、生产、选购、安装、使用等全生命周期通盘考虑。
对厂商而言,应加大安全投入,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设计、生产、维护智能摄像头,努力提高安全防御能力,具体可从3方面做起。
1.增强系统安全防御能力。
智能摄像头监控系统包括监控设备和移动应用两部分。除了要在访问控制、身份鉴别、数据加密等方面提高监控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外,还须在App软件设计、智能摄像头固件更新等方面提高研发能力,减少安全漏洞。
2.确保云服务安全可靠。
智能摄像头的云服务由厂商运维保障,里面存储着大量用户注册信息和海量视频监控数据,十分敏感,必须保证其独立性。同时还要通过加密手段,确保监控系统与云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安全。
3.建强售后服务团队。
厂商应建立一支可靠的售后服务团队,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网络安全问题,确保能够及时处置、妥善应对。同时,厂商还有必要向广大用户及时发出安全提醒,在日常使用中更新安全知识。
而作为普通用户,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防范措施。
1.选购知名品牌设备。
众所周知,知名厂商研发能力强,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比较注重安全问题,且售后服务较为完善,在更新系统、增打补丁、封堵漏洞等方面有一定的保障。
2.及时修改并定期更换密码。
智能摄像头安装完毕后,用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Web管理界面或手机App,修改默认管理密码,提高密码的复杂度,并不时进行更换。
3.适时关闭智能摄像头。
例如,当有人在家时,可以采取切断电源、拔除网线、关闭Wi-Fi等方式关闭智能摄像头或切断其与互联网的连接,防止其在不必要的时间内工作。
4.避开敏感位置。
尤其是带有云台的智能摄像头,用户要及时观察监控角度是否发生变化,以免受到外界操控。在日常使用中,还要及时升级相关应用,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停用设备,并向厂商反馈,等待修复结果。
原载《保密工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