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数字政府建设以深圳市坂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71025/5789675.html

数字政府治理二篇(之一)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数字政府建设

——以深圳市坂田街道为例

谢生材,叶林,林逸涛

摘要:随着公共行政改革的推进,新公共管理走向整体性治理,整体性政府被认为是下一代的政府形态。在迈向整体性治理的过程当中,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流程改造、搭建部门间协同机制、弥合部门间服务裂痕,为迈向整体性治理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改革方向和实践路径。以深圳市坂田街道的数字政府建设为例,可以发现当前数字政府建设中仍然存在的政府组织结构重塑难、数据开放和共享难、政企合作难和数据人才匮乏等困境,从整体性治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大数据立法,整合数据管理职能、设置数据管理机构,加强政府能力建设、提高监管能力等优化路径,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提供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数字政府;整合机制;数据共享;政企合作

一、整体性治理:数字政府建设的趋势与导向

整体性治理被认为是对传统科层制批判视角下公共行政的范式转移,公共行政改革也将从新公共管理逐渐走向整体性治理。传统科层制基于专业化的部门职能分工和层级分明的等级制构成了政府部门运作的核心,这种模式依靠专业分工实现政府运作的效率提升,适应了工业化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解决传统的治理难题。但是,过于分明的部门间界限也带来了现代政府管理中的部门主义和各自为政等问题,使得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合作,难以应对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复杂的而又广泛关联的、涉及多领域和多部门职能的公共事务,管理模式“碎片化”现象日趋严重。

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政府管理的碎片化趋势。新公共管理改革强调缩减政府机构、私有化或者进行公共服务外包、引入竞争机制、重视绩效管理。竞争机制和绩效管理在部门中的应用,使得部门更加强调自身的产出、效益和成本,政府管理中的部门主义更加凸显。公共治理的碎片化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推动公共治理模式和公共组织变革的趋势越发明显,部门分割的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因此,传统科层制和新公共管理改革在公共治理碎片化方面的弊端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整体性治理产生的重要背景。数字政府是伴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其在政府部门中的运用而产生的,通过全方位重塑政府部门,加强政民互动等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为整体性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具体的实现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政府公共治理碎片化的问题,整合政府组织结构和职能,优化政府运作体系和流程,以实现政府的整体性治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本文通过整体性治理的视角,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的典型案例,对数字政府建设将面临的困境、成因及优化路径进行分析,对于我国推进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参照和借鉴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整体性治理的内涵及其实现机制

整体性政府是21世纪的政府形态,整体性治理是新型的政府治理方式。作为继传统科层制和新公共管理之后新的公共行政学范式,整体性治理引起了许多学者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kongxingye.com/jkhyjs/26842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