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研发投入比重加大
从安防智能化相关技术研发到现在,智能化在安防行业内的发展已有十余年。自年到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年我国安防市场规模已超过亿元,预计年将达到亿元。
在总产值呈高增长态势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了营收增长。年,海康威视依旧蝉联营收榜第一位,营收增幅达到了31.19%之高,其市值也是独占鳌头,突破了4千亿元。亿元的大蛋糕,仅前三名就瓜分了一半,产业集中程度较高,市场“马太效应”显现,小型企业生存空间被压缩。
此外,研发投入的上升也成为诸多涉足安防企业的共同特征。大华在年发布了“全智能、全计算、全感知、全生态”的人工智能战略,研发投入17.89亿元,同比增长25.55%,占营收比重9.49%,研发人员逾人;而在宇视科技人的团队中,研发人员也占了近一半,并在杭州、深圳、西安、济南设有研发机构。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融合渗透下,加大研发投入将为安防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传统安防巨头与AI创企直面相对,各有千秋
无论是从技术需求还是市场规模来看,安防领域都无可厚非地成为人工智能实现完美落地的天然场景,加之安防是一个相对比较分散的个性化行业,这为许多新锐的科技公司入驻安防领域提供了较为舒适的土壤。AI创企们凭借算法上的先发优势,或是从安防监控智能分析的软件平台入手,或是从AI板卡/芯片的硬件平台切入,或是着眼于安防板卡领域。
然而,对于这些AI创企,安防领域也并非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大数据是进入人工智能的门票,而大数据收集竞争异常激烈,如火如荼。此外,海量数据的有效性不高,数据密集形成孤岛,也为AI创企跻身安防市场造成一定障碍。而传统的安防企业在该领域深耕多年,其对于行业的透彻理解、成熟的市场渠道、丰富的资源,包括数据的积累等等都是新贵们一时无法企及的。现在,传统企业在前沿技术与人工智能上的研发脚步也开始快速向前迈进。
目前,诸多涉足安防的企业在计算力和应用场景上的打法不同,在安防行业向人工智能技术不断靠拢的情况下,短期内的核心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算法与数据上。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算法优势的壁垒将逐渐被打破,最终趋于同质化。长期而言,应用场景和数据很有可能成为一决高下的主战场。
对于AI创企来讲,需要在占据技术优势的时候快速扑向市场、占领份额,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