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年,多家涉足安防业务的上市公司扛住疫情“大考”,走过疫情影响下的完整年度。
极不平凡的一年,疫情成为加速行业集中度提高的催化剂,龙头企业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品牌效应在疫情中更好地展现,同时,在疫情控制后,需求反弹,龙头企业最先受益。
▲部分涉足安防业务企业年年度业绩
(排名不分先后)
根据不完全统计的56家上市企业年年度业绩的整体情况,过半数的企业逆势增长,业绩逐季改善,韧性彰显。其中,寒武纪、狄耐克、王力安防、声迅股份均为年新上市企业。
根据这些企业年度成绩单的全貌,30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有的业绩增长千倍,一骑绝尘;有的净利大额亏损,不进反退。整体来看,业绩分化显著。
01
行业巨头扛大旗,业绩逆势增长
从表单来看,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千方科技三大行业巨头的业绩表现突出,以营收和净利润双丰收的巨头风范树行业标杆。
年,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总收入.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2%。(点击文章看解读:海康威视总裁胡扬忠:30个问答详解年及年Q1业绩,)
从四个季度的业绩表现来看,Q1至Q4的营收分别为94.29亿元、.42亿元、.50亿元、.82亿元。除了第一季度受全球疫情影响,外部压力较大外,其它三季度的业绩表现都可圈可点,逐步攀升。
年整体毛利率为46.53%,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0.54个百分点。
海康威视表示,这是由于上半年热成像测温产品对毛利的拉动作用较大。受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的影响,价格和毛利率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大华股份年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2%,实现稳健增长。(点击文章看解读:大华股份:年净利同比增22%,年战略已定!)
从四个季度的表现来看,年Q1-Q4,大华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02亿元、63.37亿元、63.28亿元、亿元。Q1-Q4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10.51亿元、14.56亿元、10.78亿元,Q3同比增长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当期公司转让全资子公司华图微芯%股权,对归母净利润的影响约9.62亿元。
年实现整体销售毛利率42.70%,同比提升1.58%。
千方科技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4.2亿元,同比增长7.99%;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6.66%。(点击文章看解读:对赌结果出炉!宇视是否兑现了千方的承诺?)
在报告期内,四个季度的业绩差异比较大,营收分别为:16.52亿元、20.62亿元、21.26亿元、35.7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亿元、3.59亿元、2.63亿元、3.44亿元。
年,对于千方科技和宇视科技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因为在年,千方科技收购宇视科技的母公司交智科技时,双方就签订对赌协议。
宇视科技业绩承诺在-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数分别不低于3.23亿元、4.04亿元、5.04亿元及6.04亿元。
据此测算,交智科技从年末-年末,每年累积承诺净利润分别为3.23亿元、7.27亿元,12.31亿元,18.35亿元。
在-年度,交智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3.9亿元、4.6亿元、5.42亿元、5.60亿元,交易对手方承诺的累计业绩金额为,万元,实际完成的金额超过累计承诺金额4,.06万元,完成率为.26%,交智科技实现了业绩承诺。
02
半导体、红外热像仪增长领先,
企业内生力强劲
从不完全统计的56家上市企业年度业绩的整体情况来看,35家企业的营收业绩翻红,不到半数的企业营收同比下滑。
▲部分涉足安防业务企业年年度营收业绩
其中营收同比增长幅度超过%的有4家企业:北京君正、睿创微纳、大立科技、高德红外;增长幅度超过10%的有20家:达实智能、汉王科技、瑞芯微、淳中科技、科大讯飞、狄耐克、中远海科、中芯国际、同为股份、赛为智能、振芯科技、宇瞳光学、捷顺科技、富瀚微、盛视科技、数字政通、中兴通讯、迪普科技、英飞拓、海康威视。
从主营业务的分布来看,电子元件/半导体、红外热像仪、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视频监控等顺周期领域,需求修复和量价齐升两大因素共同助推公司业绩保持高增长的态势。
其中,红外热像仪受疫情的影响,全年的增幅较大,尤其是Q3和Q4,国内和国外市场的业绩表现均向好。有分析人士指出,未来随着疫情在国内外的差异化控制,红外热像仪的相关业务也会呈现较强的区域性,尤其是国内的场景应用,在年需有所创新。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及美国打压等不利因素的双重打击,给国内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半导体厂商复工复产率逐渐提高,国家也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国产芯片及相关元器件厂商迎来验证窗口,国产替代进程有望进入加速期。
目前来看,我国半导体产业还是维持了较高的发展增速,产能供给紧张带来的缺货涨价情况已经遍布到行业内很多环节,从代工到封装到设计,大多以转嫁成本为由,与客户协商调涨价格。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美关系下一步演进方向还不清晰;另一方面紧缺的先进制程产能在短时间内几乎没有大规模扩产的可能,预计全球半导体产能紧张的局面还会延续至年。而半导体的国产替代将会成为产业发展主线,中国产能紧张的局面甚至有可能延续较长时间。
从营收增长的幅度来看,北京君正、瑞芯微、中芯国际、富瀚微、寒武纪都集体逐季改善,获得大丰收,其中北京君正的同比增长幅度翻了5倍,着实令人惊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达实智能、科大讯飞、同为股份、宇瞳光学、捷顺科技、盛视科技等以AI、视频监控、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相关业务为主的企业,受国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政策的推动,加上自身内生力强劲,营收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
03
显控板块业绩下滑明显,
ETC的市场机遇成谜
▲部分涉足安防业务企业年年度营收业绩
营收同比下滑超过10%的企业有18家企业,包括:中威电子、世纪瑞尔、高新兴、佳都科技、雷曼光电、声迅股份、汉邦高科、海峡创新(原汉鼎宇佑)、ST网力(原东方网力)、艾比森、易华录、利亚德、立昂技术、延华智能、奥拓电子、浩云科技、金溢科技、迪威迅。
广电运通、苏州科达、三六零这三家企业周期性特征明显,虽然前三季度的表现都平平,但在年Q4却纷纷一改疲态,营收下滑幅度收窄。
另外,年LED显控设备相关的企业营收业绩不太理想,雷曼光电、艾比森、利亚德、奥拓电子等,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项目停滞、订单骤降,不过疫情也推动了远程办公的市场机遇,会议商用显示市场仿佛有了蓬勃生机。
但是随着国内疫情的稳定,超大屏超高清视频会议等的商显市场又变得不温不火,市场需求量不像半导体那样水涨船高,营收下滑的幅度并未收窄。
另外两家特别值得一提的企业是ST网力和金溢科技,前者在年可谓是“风云四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后者在年经历“冰火两重天”,业绩落差令人唏嘘。整体用一个字概括:难!
在年4月30日最后一个交易日,也就是东方网力应该披露年年报和年第一季度报告的最后法定期限,东方网力发布一则公告,可能无法按期发布报告的风险提示。
但所幸,东方网力在最后时刻将报告发布了出来。
报告迟迟未能发布,有业内人士猜测,可能是跟年2月23日ST网力决定取消聘任深圳堂堂为公司年审计机构有关。据了解,此前深圳堂堂会计师事务所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东方网力临时变更审计机构,以及寻找新的靠谱审计机构需要时间,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能在最后的法定期限内公布报告,也是不容易。
但东方网力的内部经营和管理,也一直被外界质疑,年除了董事长突然辞职以外,还有内部组织架构、经营体系等均处于历史混乱期,被誉为高位接盘的四川国资目前对于东方网力的经营策略如何调整,也是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