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年中报后一日,海康威视()召开业绩说明会。在未知风险持续提升的情况下,海康威视也开始有所“准备”。
海康威视高级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黄方红表示,面对各种不确定风险的持续提升,年二季度,海康威视加大了部分物料的备货,来增加应对不确定风险的弹性,导致存货与应付款项均有所上升。目前公司在手现金及等价物余额.51亿元,对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有预案,公司有能力做好各种可能性的应对。
同时,黄方红对海康威视上半年业绩情况、增长原因、下半年公司各业务板块增长情况,以及AI市场落地应用速度、下半年安防市场、与华为的竞争等行业热门话题做了详细解读。
上半年业绩/业务情况解读上半年,国内经济持续波动,海外业务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上升,市场需求面临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详细业绩情况可查看:海康威视H1营收超亿元加速智能化落地进行时)
分季度来看,在营收方面,一季度同比增长6.17%,二季度同比增长21.4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方面,一季度同比下降15.41%,二季度同比增长14.98%,二季度相比一季度明显转好。
从国内外市场来看上半年的经营状况。
国内业务方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16.46%。如一季度电话会所说,从三月份开始,商机数量逐步增长,二季度社会投资开始企稳,公司PBG业务企稳,EBG业务较快增长,SMBG较一季度相比有明显回升,其中有去年同期去库存导致收入基数较低的影响,但也反映出,在面对经济周期性影响,因为海康威视产品线丰富,应用范围广,在应对冲击时有一定的抗压性。
从收入增速的角度来看,EBG板块是几块业务当中比较好的。主要跟整个市场的变化有关系,因为EBG整个市场有很多的需求空间是过去没有看到的,或者说是现在产生的一些新的需求。
比如最近很热的垃圾分类,垃圾箱的摆放点,一般都会有监控探头,不管这个探头用的是谁家的,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它是新的需求,增加市场容量的。类似的需求不断产生,行业的空间快速打开。
Tips:CPS中安网了解到,针对当下垃圾分类热点,为了帮助大家简单快速地搞清楚垃圾分类,海康威视萤石品牌已经正式上线垃圾智能识别功能,可以通过拍照识别或者搜索查询两种方式实现垃圾智能分类。据了解,垃圾分类智能识别是基于图像识别算法实现的,识别的准确性和识别垃圾的种类数正在不断优化和提升,将会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对EBG来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的不断丰富、产品性能的提升以及功能的扩展,给公司的业务增加了很多新的机会。
相对而言,PBG是比较传统的公共服务业务,过去十年与现在相比,现在与未来十年相比,政府管理的主要职责不太会发生实质性变化。这是两个行业目前来看差异比较大的原因,我们对EBG增速的预期会更大一些。
海外业务方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43亿元,同比增长10.29%,增速与过往相比有明显下降。
由于美国《国防授权法案》的影响,和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制裁等方面的担忧,美国的营收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呈现负增长的态势,公司对中高端市场的拓展因为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干扰,短时间内在很多国家的进展不大。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家因为汇率问题导致本国购买力大幅下降,对我们的业务开拓非常不利。
整体而言,上半年海外业务面临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但公司在海外拓展的决心没有改变,会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因地制宜确定具体经营方针,有针对性的布局业务,进行精耕细作,通过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应对挑战。
创新业务方面,在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28亿元,同比增长56.21%,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7.22%,毛利率39.72%,比上年同期增长2.63个百分点,其中智能家居、机器人业务的盈利规模不断扩大,并且保持较高增速,品牌影响力也在逐步建立。
毛利率方面,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6.33%,几个方面都产生正向影响,1)增值税下调对毛利率有积极影响;2)公司内部降本控费持续进行,对毛利率有提升;3)收入结构方面的变化,如工程施工收入的占比下降,对整体毛利率提升也有正面影响;经营性现金流方面,第一季度为-30.38亿元,第二季度26.07亿元,两个数字较年同期均有改善。
对于年前三季度的预期,目前国内经济形势逐渐明朗,海外的不确定性风险依然存在。基于目前公司对宏观走势和行业形势的判断,公司将保持稳健的经营策略,公司对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长预期为0~15%;同时,公司将努力争取全年收入增长达到20%以上。
国内外安防市场/产品解读Q:在海外情况那么复杂的情况下,公司还能实现正增长,很不容易。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海外业务的主要的增长点是在哪里?我们美国的收入在不断下降,也就是说美国的影响,慢慢对公司整体的影响不会很大。下半年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看到海外受政治影响比较小的地区业务能够正增长去抵消掉美国向下的影响。
A:这个问题可能比较难预测,因为中美关系的变化我们谁都说不好,从3-5月再到现在,预期一会好一会不好,所以让企业来做预测确实很困难。从目前美国的情况来看,价值观和文化方面的冲突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所以我们还是偏向于略悲观的预判;美国现在的国防授权法案,已经是一个生效的法案,目前很难有大的实质性改观。
关于制裁的问题,我们也不好说后续会怎么样。其他的市场,今年上半年负面因素也都比较多,像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由于汇率的原因,影响比较大;阿根廷等国家,受到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所以业务情况也不是那么的理想。
好的方面,我们看到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员流动加快,整个国家的治安管理需求上升,对监控领域的政策法规也比较宽松,行业从业者数量也在增加。所以发展中国家比如说像印度、越南、菲律宾还有一些东欧的国家,安防的需求现在看来还是比较乐观的,比较明显的在往上走。
发达国家目前的形势比较难预测。这些市场对监控的需求也比较成熟,一些需求进入到产品更新换代改善的周期;同时,它对意识形态这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发达国家我们既看到了一些比较乐观的因素,也看到了一些阻力。
各方面因素都平衡的来做判断,海外市场长期来看,我们还是有信心,但短期看到的负面因素也特别多。
Q:目前我们看到很多新的需求,比如垃圾分类,还有像明厨亮灶,无人收费等,但是因为海康本身的体量非常大,从上半年来看这些新的应用,是不是能够成为一个新的拉动我们国内收入的增长点?
A:公司每年都在做SP(StrategyPlan),我们在不断的研究市场各方面的商机和需求,结合市场宏观走向及公司内部对自身产业的理解,研究哪些需求是真正对公司有实质上影响的,而哪些只是产生一些增量。
目前来看我们还是认为,国内和海外市场对安全和防范存在持续而强烈诉求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同时,国内有很多方面比较领先,包括像垃圾分类、明厨亮灶、高速收费口的改造等等,都已经脱离开单纯安防的需求,而是在提升效率这个方面了。
从效率提升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一直都觉得比安防本身的概念大很多,每一个点都可以展开,海康的特长恰恰也在这里。因为我们的产品线特别的丰富,在各个的领域都可以产生应用,产品灵活性又很强,随时可以做一些定制调整。
当一个新的应用领域诞生,不论公司能拿到多大的份额,我们肯定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参与其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传统安防领域外,存在大量的应用空间,所以我们对产业有信心。
当然,这个产业很难分析,很难看到某一个具体需求对产业产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我们身处的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很碎片化的场景,我们要去做的就是把这些碎片化的场景一个个做好,把我们自己的基础打扎实,一点一点往前走。这是我们对产业的一个认识,谢谢。
Q:我们一季度给了二季度明确的单季收入增长20%的指引,确实完成了,不过在这一段期间其实是发生了很多之前没有预料到的一些海外的政治波动,Q2的海外收入其实应该是低于之前的预期的,我们从增速上看,应该好像也能看到这一点。那么Q2的国内的需求,尤其是我们国内的收入的增速应该是超了我们的预期,黄总能不能再更细的帮我们拆解一下,Q2我们最终还是完成了这样一个目标,最主要的驱动在哪里?是EBG这边的需求在超预期吗?
A:确实把一季度和二季度的财务数字对比一下就能够看到,海外增长二季度不是太理想,原因也很明显——对制裁的担忧。
从5月22日纽约时报新闻出来,有一些海外的客户产生了焦虑和担忧,对我们海外的收入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安抚,这些情绪平复下去。
相对来说,国内对制裁问题的担忧更提前一些,从去年的下半年到今年5月,一直不断在讨论制裁的问题,所以不管是客户也好,还是投资者也好,对制裁慢慢都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反而在国内没有那么大的直接影响,这是一个心理上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关于国内的增速,我们在一季度讲到,我们对EBG还是比较看好的,当时PBG和SMBG在一季度的情况都不是太理想。二季度这些BG都开始企稳,SMBG信心也上来了。总体来看,公司20%的增长不能光靠一个BG,还是要靠大家齐心协力。海外的收入增速缺了一块,国内确实也特别的努力,弥补了海外的缺口,大家都在努力实现公司既定的战略目标。
Q:我们看到6月份海外的松下、施耐德,他们都把安防业务给剥离到独立的PE公司,从您的角度来看,您觉得他们为什么在现在这个时点这么做,您觉得后续对于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A:我没有特别仔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