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安防行业发展现状及其国际贸易

当前,中国政府持续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推动经济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安防行业既是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安防行业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历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可喜变化。但同时在转型发展中也面临许多新的困难,未来发展增加许多不确定性。笔者在此将近几年中国安防行业发展情况及其国际贸易未来发展趋势与读者交流和探讨。

一、我国安防行业发展现状与主要特征

(一)政府持续大力推动

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视频监控联网建设和视频分析及图侦应用,以充分发挥在治安防范、打击犯罪、社会管理、服务民生等方面的作用。

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防控风险,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全天候全方位感知和有效防护,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在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社会面及重点行业治安防控网建设,加强乡村治安防控网建设。

二是有关部门有力推动。中央综治办、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到年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总目标。

三是“雪亮工程"建设全面展开。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县、乡、村,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治安防控格局。

四是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这些建设项目将继续带动安防行业新的市场需求,推动安防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产业全面稳步增长

从近年来增长情况看: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实体防护、出入口控制、防爆安检等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全面的发展。行业保持了10%以上的中高速增长,高于我国其他行业平均水平。安防产品、工程、服务等市场总量增加额每年约在-亿元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据统计,年末,中国安防企业约为3万家,从业人员达到万人,总收入达到亿元,比年增长11%(见1表、图1)。预计年安防企业年总收入将达到亿元左右,比年增长10%。

从产业构成来看:年在安防行业总收入中,安防产品总收入约为2亿元,安防集成与工程市场约为亿元,运营服务及其他约为亿元。

从行业发展景气情况看:年以来,行业发展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在15个季度中有10个季度位于“较强景气”区间,有5个季度位于“较景气区间”;企业家信心指数,有11个季度位于“较强景气”区间,有4季度位于“较景气区间”(见表2)。

(三)安防产业发展主要特征

1.视频监控发展最快,产业集成度大幅提升

视频监控继续保持行业最快的增长速度。视频监控市场总规模年约为2亿元,近年来约保持了15%的增长率,预计年市场总规模达到亿元,占安防行业的57%。其中视频监控产品年约为亿元,年将达到1亿元,增长50%。

视频监控产业集成度大幅提升。十年前我国视频监控产品前8家企业销售额为27亿元,占市场总额的比重为11%,属于分散竞争状态。而到了年,前8家企业销售额为多亿元,占市场总额的比重为62%,已接近高度寡占型。

2.市场应用广泛深入拓展,行业解决方案日益成熟

应用行业领域越来越广泛。不仅在公安、司法、金融、交通、医疗、教育、文博等大的行业领域广泛使用,而且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社区家庭等新领域也逐步推广,已达到数十个大的行业领域。以公安应用为例,到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建设一类视频监控点摄像机约达到多万台,指导其他建设单位二、三类视频监控点摄像机达2多万台,已基本实现多级联网、报警监控中心平台信息共享等目标,初步构建起覆盖重点公共区域及行业领域的“天网”,成为了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支撑。

行业解决方案日益成熟。随着行业应用需求的深入挖掘,市场应用需求已转变为多种系统设备的集成联网和共享,因此需要安防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提供集众多产品和平台为一体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许多安防企业已经完成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转变,成为了安防系统建设中的主力军。

3.企业自主创新十分活跃,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一是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增大。据统计,中国安防企业科研费用占主营收入的5%左右,不少企业超过了10%,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国安防企业科研投入景气指数年以后连续7个季度都保持在“较强景气区间”。

二是新技术应用于安防领域越来越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4G、IT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众多学科技术不断在安防领域获得创新应用。一些超大规模的联网平台技术逐步成熟,在平台架构、多级互联、IT相关配套技术及集成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

三是逐步接近产业链价值的高端。一些领域芯片等尖端技术国产化率有了较大提高,以海思为代表的芯片厂商开发出一系列高清、高性能芯片;海康、大华等企业研发的芯片、核心元器件设计制造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在人工智能等研发与应用方面获得较大的突破,如前端感知与边缘计算、视频数据结构化、大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智能分析预警等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二、中国安防国际贸易发展情况

中国安防行业的发展是与国际交流合作、贸易密不可分的。中国安防行业从进口、模仿制造开始起步,到为国外企业代工(OEM),再到自主品牌出口,经过了近40年的发展历程。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安防行业有数百家企业从事出口业务,出口分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交货值约达到了亿元人民币。大体经历3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到年,在30年中国际品牌占据主流,中国企业从低端制造开始起步,逐步发展壮大。主要特征是国外安防产品占据绝大多数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外资企业以日韩和欧美企业为主,初步统计先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安防品牌达个之多,其中不少企业在中国设立销售机构或投资办厂。在出口方面,虽然90年代以后中国制造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但由于渠道、品牌、服务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一时期出口产品基本都为中低端产品,而且几乎都是OEM。

第二阶段:-年,中国企业快速崛起,国外企业市场份额逐步萎缩。在安防进入数字化时代后,中国本土安防生产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对外资安防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国内市场的主角逐步换成了海康、大华、宇视、天地伟业、科达、东方网力等国内品牌。尤其是年以后,国内传统制造商向着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发展,而国际大品牌难以适应这一转变,在安防市场的影响力逐渐减小,甚至退出中国市场。在出口方面,以海康、大华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在国外逐步开辟自主品牌产品销售业务,“走出去”战略也获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有的企业在国外设立了子公司,有的建立了销售服务中心,有的还建立了研发和生产基地等。

第三阶段:年以后,中国安防行业已位于世界前列,产品制造向着中高端迈进,愈来愈接近产业链的高端。上游芯片研发设计方面,半数以上已经实现国产化;中国安防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市场应用方面已经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安防产品出口量增加较快,应用解决方案已开始在国外推广应用。年海康、大华实现境外收入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31%,3年来年均增速达到40%以上(见表3)。

同时,国外企业在华业务也有了新的变化。国际大品牌公司逐步退出,但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仍然吸引不少外资安防企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kongxingye.com/jkrj/26843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