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患者同享健康礼 http://pf.39.net/bdfyy/jdsb/171020/5777848.html
不久前,微软公司宣布支出4.5亿美元(约合30.7亿元人民币)关闭全球绝大多数的线下门店,仅保留四个体验中心。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大背景下,很多人认为这是疫情冲击带来的直接后果。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疫情,微软的门店或许还能继续营业很久也未可知。
微软主要面向消费者的线下门店对微软来说早已是"鸡肋",只是因为企业惯性才一直保留至今。图
图虫创意
但是,我们回顾微软公司近年来的企业转型步伐会发现,这家公司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将业务重心由消费者市场转向了云端和企业市场。主要面向消费者的线下门店对微软来说早已是“鸡肋”,只是因为企业惯性才一直保留至今。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刚好给了微软清理这部分资产的良机,对企业整体的战略转型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
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转“危”为“机”的企业并不只有微软一家。
自2月份以来,从中国到全球,从科技行业到传统制造业,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想方设法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转变运营思路、转换业务模式、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竞争力……各路企业施展出十八般武艺,为因疫情而蒙上阴影的全球经济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本文就将从虚拟服务、实体产业和待转型行业中挑选一些典型案例,介绍全球企业在这次疫情中自救、变革、创造的种种举措,希望为感兴趣的读者带来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文
王强
编辑
蒲海燕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最大赢家是谁?
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这些技术一度被认为是传统工作方式的补充,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然而,疫情的冲击让全世界陷入了“大封锁”的局面,无数员工和学生被迫留在家中办公、学习,各类远程技术一夜之间成为了“雪中送炭”的主流生产手段。
这样的背景下,最大赢家自然是腾讯、Zoom这样提供大规模在线办公方案的企业。自3月以来,Zoom这家年轻的视频会议服务公司的服务使用量增长了数十倍,而国内的腾讯则因为在线会议、社交应用与移动游戏的空前火爆而取得了亮眼的财报成绩,它们的股价自然也随之水涨船高。
这些企业本来就提供远程服务,只是借疫情的机遇赚得盆满钵满。与之相比,一些企业借此机会向远程模式的迁移更值得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