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焊/
开幕当天,来自国际模协ISTMA代表团、亚洲模协联合会FADMA代表团等外宾以及工信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和全国各地模协的领导等众多海内外嘉宾汇聚一堂,共襄全球模具行业盛世,DMC的国际化进程再上新台阶!
今年恰逢DMC中国国际模展三十周年,同时,也是“十三五”行业发展规划开局之年,是行业向“新常态、新发展”继续转型的一年。在“中国制造”的指引之下,本届DMC展品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点明显,中国模具行业向创新、提质增效和进一步国际化方向转型升级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发展壮大也将给模具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
智能化、高速化、高效率、高精度、
自动化机床加工成亮点!
本次参展机床的特点之一是智能化。韩国HWACHEON公司展出的SMARTlbx全智能石墨电极加工机,采用NCBRAIN智能软件,不需要人工编程,只要将被加工零件的三维数据输入机器,按四个按键即完成石墨电极的自动加工,所有的程序编制和参数设定自动完成。参展机床的另一特点是高速化。瑞士GF加工方案的HSMGraphite高速加工中心,主轴最高转速r/min,快速移动速度42m/min,具有石墨加工的高动态性能。大前科技有限公司的Compact型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主轴r/min,X、Y轴直线电机驱动,60m/min,铣头(A/C轴)扭矩电机驱动,适合加工大型模具零件。北京精雕科技集团的立式加工中心,主轴最高转速r/min,定位精度X/Y/Z为0./0./0.mm,配备公司开发的JD50数控系统。激光加工机床在模具制造中得到应用。瑞士GF集团的LASERPU激光加工机,采用多激光源设计,纳秒或飞秒激光源,加工金属或非金属表面的各种花纹。磨削类机床中,日本牧野MAKINO公司的SeikiAGE30型刀具磨,6轴控制5轴联动,磨削刀具的尺寸精度为±0.mm。
在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方面,高效率、高精度和自动化成为亮点!沙迪克SodickVLQ机床配置Heart-NC自动编程系统编程更为便捷,加工效率mm2(Φ0.2电极丝),最佳表面粗糙度Ra0.3μm。瑞士GF加工方案的CUT系列机床第三代双丝自动切换系统,丝径使用范围Φ0.03-Φ0.30mm,独特的设计的开放式导嘴,并能够保证Φ0.03mm电极线穿丝成功率。IPG智能放电电源,实现最佳加工表面粗糙度Ra<0.05μm的高表面质量。日本牧野MAKINO采用H.E.A.T高能量技术,在上/下喷水嘴不能贴紧工件情况下,实现Φ0.25mm电极丝mm2/min的高速加工,加工速度比以往提高了25%~75%,其3D找正技术,可大大减轻人工找正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多家国外厂商都采用了电容触摸屏,用户以类似于使用平板电脑的方式操作,更加便捷、方便。国内的苏州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潜心研发的HB中走丝机床首次亮相,在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方面有所突破。上海大量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的中走丝机床在电极丝进电部位设计了浸液式馈电装置,可有效降低进电块及电极丝的损耗。上海汉霸机电有限公司研发的数控系统实现了局域网通讯,可在一台总控电脑上同时实时监控多台机床的实时工作状态。
在电火花成形机床方面,瑞士GF加工方案、日本沙迪克SODICK、牧野MAKINO等厂商的产品高速抬刀速度都达到15m/min以上,MAKINO的EDAF2机床沿三维轨迹抬刀速度亦可达5m/min,有效提升了窄缝窄槽的电火花加工性能。多家厂商都可选配EROWA或3R刀库,轻松实现自动化、无人化操作。日本三菱电机MITSUBISHI的EA8S机床配置新型FP80S电源有4种独自放电回路,大面积加工效率高(加工不锈钢的面积:×70mm,0.5mm的余量,粗、精2个铜电极;表面粗糙度Ra0.8μm,只需11h)。日本牧野MAKINO是通过对机床内部的气体冷却循环,改善整机的热平衡,降低热变型对机床精度的影响。香港大韩精机的2CNC-3H机床,油槽空间达到3**,可实现大型工件、多工位高效加工。苏州电加工机床研究所有限公司的SE-LC五轴数控电火花轮胎模加工机床,具有自动分度、自动多维平动修光功能,可实现中、大型汽车轮胎模具花纹的自动加工,是汽车轮胎模加工的重要装备。
2中国模具制造的“博、大、精、深”!
今年的DMC汇集了国内最知名的模具企业,其中有以一汽模具为代表的汽车模具企业和以海尔模具为代表的家电模具企业,总的来讲体现在“博、大、精、深”四个方面。尤其在汽车车身模具领域得到集中展现:博:门类愈发齐全,几乎所有的与车身相关的模具,都能在展会上一觅芳踪。无论是外覆盖件,结构件,还是高强度钢、铝车身,超高强度热冲压成型模具,广泛应用于冲压线及各类自动生产线等。大:行业整体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一线模具企业持续稳健发展,规模以上车身模具企业增长迅速,率先在供给侧改革上有所收获。精:行业普遍开始追求更好的模具状态和更高要求的制成品几何精度,广泛进入c、d级乘用车领域,更主动参与到国际竞争之中,中国车身模具口碑与日俱增。深:轻量化车身模具研发持续深入,各类高强度钢,铝材、超高强度+不等厚板热成型模具研发爆发式增长;节能环保主题下的“静、净”加工理念开始引导业界技术创新;基于CAD/CAM/CAE的广泛应用,PDM/CAPP的持续推广,MIS/ERP的逐步深入,行业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升。
此外,DMC塑料模具展品呈现产业化、智能化、差异化、国际化特点。如模具型腔压力、塑料温度感应反馈技术,能够把模具这个“黑匣子”里面的信息显示出来,为解决模具智能化生产提供真实塑料流动数据。模具生产信息管理技术可以通过模具上的感应模块获取模具的位置、生产等数据,通过互联网技术,传输到云服务器,利用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模具的使用管理。参展的转印定制模具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外观,实现一套模具生产多款外观的产品,此外,双物料、高光等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展会现场的冲压模具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多排列、自动化和高技术含量为特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展品中的大型精密空调翅片多工位级进模,特点是高速、高效、一模多排列,而管道式换热器集液管整体大型级进模,模具重量12吨,21个工位,特点是多层复合材料冲裁自动铆接。大型精密铁芯片套裁级进级进模,特点是自动化程度高和提高材料利用率7%左右,引线框架精密多工位级进模,特点是集成电路引线框架产品尺寸小,腿数多,多排列(12排)和工面性要求很高。电子连接器多工位级进模,特点是高精密、超高速(参展的模具超高速可达冲次/min)。从本届展出的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和大型精密复杂冲模的制件来看,涵盖了电子、通信、汽车、机械、轻功、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医疗器械、自动化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新能源和家电等产品制造领域。铸造模具精品汇聚,满足汽车轻量化、节能环保需求!宁波鑫达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展出的镁合金的宝马轿车仪表盘,宁波市北仑辉旺铸模实业有限公司保时捷FEC保险杠和仪表盘镁合金铸件,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的“特斯拉电动汽车的铝合金车门”,均属特大型的薄壁件压铸模具,上述模具均在3T以上压铸机上生产,单套模重超过35T。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多件汽车薄壁结构件,这些代表着当今汽车零件以铝带钢新的发展领域,必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共立精机(大连)有限公司展台上的汽车四缸缸体和多款汽车发动机的壳体大型铝压铸件,造工精细,样件完美,达到了国际先进制模水平。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BMW缸体低压铸造模”,宁波强盛机械模具有限公司的“铝合金缸盖”和“康明斯柴油机进气管”模具低压铸造产品,都是近两年成功开发的具有最新技术和新型结构的汽车零件。
3
工业级3D打印技术显著进步,
金属3D打印成大热门!
参加本次展览的3D打印有关企业有十几家,产品主要是针对模具行业的需求,特别是金属件的3D打印。其中有代表性的企业和产品有:沙迪克SODICK公司的OPML,3Dsystems公司的DMP、和,易加三维公司的EPM,CONCEPTLASER公司的M1和M2,中瑞科技公司的SLM和SLM等。
SODICK公司OPML采用增材制造与减材制造相结合的组合制造技术,首先按SLM原理,反复进行金属粉的铺设和激光烧结,完成10层烧结成形后,16把刀的CNC加工中心,对已烧结表面进行高速铣削加工,如上循环,直到3D金属件成形。我国的易加三维公司在本次展览会上展出了EP-M型金属3D打印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我国科技部最近公示的重点研发计划的第8专项“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中,有关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项目有12项,总经费高达1.97亿元,由此可见我国对于发展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高度重视。
4
国际高端会议、
模具行业同期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的DMC中国国际模展国际化再上新台阶!国际模具行业两大高端论坛“ISTMA金砖国家论坛”和“亚洲模具协会联合会工作会议(FADMAOBM)”首次同时在DMC期间召开,实现了金砖国家、亚洲和中国模具行业的大融合,共同推动世界模具行业发展,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对接市场的同期活动中,“国际汽车模具发展论坛”于DMC首日成功举办。来自美国福特汽车全球车身工程总监BrunoBartheLmy、加拿大FTI技术有限公司全球总裁MichaelGallagher、美国塑料工业协会国际贸易副会长MichaelTaylor、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冲压规划部高级经理王洪俊、美国密歇根汽车研究中心资深科学家洪强、巴斯克政府自治区企业发展机构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MikelYang、德国EACT公司模具制造专家RainerDangel、共立精机(大连)有限公司代表以及西班牙BATZ公司冲压模具部中国市场经理IvanAranburuCalvo先生等外国嘉宾先后围绕高效制造的设计、白车身的同步工程、面向未来的智慧移动出行以及轻量化产品模具等与汽车相关的话题进行了各自的主题演讲,让与会各位听众了解市场趋势和技术方向,从微观技术到宏观发展趋势有了更为详尽的了解,收益颇丰。
为响应“中国制造”规划和“互联网+”以及两化深度融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行业资源共享互联网+模具协同制造峰会也在DMC期间隆重举行。会议热烈讨论了重塑产业组织与制造模式、重构模具与用户的关系,实现模具行业由数字信息制造管理技术发展到互联网技术应用,同时集成与融合、协同制造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组织模式的深刻变革,催生资源配置新方式。特邀工信部领导权威解读“中国制造”,热点解剖互联网下的云服务与协同制造。此外,由全国模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联合举办的产业模具标准提升企业影响力竞争力研讨会、由各地政府、园区、投资机构参与的模具与现代制造产业聚集园区协同发展论坛等行业会议也在展会期间胜利召开!
由于3D打印的高端领域金属增材制造在模具制造中有着大量应用,增材制造技术模具行业应用与产业推进论坛也成为同期活动的热点。论坛由上海市增材制造协会、上海3D打印产业联盟与DMC主办方联合举办,聚焦模具行业应用领域的3D打印增材制造产业大会及产业发展,受到各方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怎么去白癜风的初期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