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部门中培养和选聘管理会计人才,助力

前言

地勘单位应认识到管理会计在单位管理中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加强检查监督,没有检查的计划一般是流于形式。设置管理会计职能专岗,从财务部门中培养和选聘管理会计人才,为单位的未来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生产经营决策支持、协助管理,助力单位长远健康发展。

一、管理会计在地勘单位中的应用

(一)做好地勘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

财务预算也叫总预算,是围绕单位战略定位和近期经营目标,在各部门、分支机构业务预算的基础上,以经营利润为目标、现金流量为核心进行编制的。反映未来一定期限内预计的财务状况,根据财务预算可以为单位的综合管理提供经济目标、任务导向,尤其对重大地勘项目的财务预算要提供针对预算方案作重点保障。财务预算将单位采购、生产等经营活动的收、支、存,用货币值直观地反映,管理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地勘项目的财务预算管理更加直观动态地掌握盈亏。资金预算是财务预算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总阀门的作用,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可以提高单位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强化部门间协调合作,增强单位持续经营的能力。资金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可以有力保障地勘项目的运行效率。同时也是管理会计实现预算目标管控的有效途径,严格资金审批程序及超预算开支,可以减少损失和非正常开支,提高单位经营效益。地勘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一般比较大,且地勘项目施工作业成本占比高,项目周期较长,且野外施工的特点,前期垫付的资金量大,资金使用的及时性强,就要求管理会计要做好财务数据分析,准确地预测资金需求规律,以制定相应资金预算计划,防范单位、项目运营的财务风险,保障生产经营稳定。

(二)利用本量利方法进行可靠分析

从某种角度看,企业即成本,对成本的科学划分和管理,可以激发员工活力和潜能,创造成本效益,达到投入产出的正效应,关系企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动力。本量利分析法也叫盈亏平衡点分析法,在预算管理中广泛应用于单位生产经营的成本分析、构建平衡等模型,以成本习性为基础,对成本、利润、销量与单价等因素进行线性关系的分析。假设:线性的固定成本、各要素的结构稳定、收入/工作量比等前提成立,计算得到目标利润值,一般应用中主要用来判断产品或项目生产的“盈亏平衡点”。基本公式:利润=价格*工作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盈亏平衡点即:价格*工作量-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以地勘项目为例,当市场单价稳定在预测范围内,工作量能够达到如期情况下,这时增加利润的途径取决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等方法来降低成本,对于提高单价、增加工作量也是有效途径,但价格由市场主导,如果在市场争取到更大工作量可能会以更低的竞争性价格来取得,而项目预算的固定成本一般情况下被强制分配给单位作为固定收益,用于单位的固定支出和单位目标利润基金,所以做好项目变动成本的预算工作是重点。

(三)使用目标成本管理法促进单位目标实现

针对地勘行业的充分竞争状态,使用目标成本法应该是管理会计工作协同的重点。目标成本法以市场为导向,以合理保证安全、质量为前提,进行的利润规划和施工管理方法。对于地勘单位来讲,以竞得地勘项目的中标价格,减去单位对项目要求的固定收益,从而得到项目的目标成本值。目标成本就是地勘项目成本预算的红线,不能超越。以工程师对项目施工工艺流程、设备及材料投入等的准确规划,管理会计通过基础资料对项目作业成本做精准分析,合理分配,通过层层分解、细化到各分部、分项甚至作业中,以便于施工协同和综合效益产出,化整为各个成本中心。目标成本的实现必然对应相应的目标利润贡献奖励,通过责利结合,集合组织施工和施工消耗为一体化管理,让各层级及至员工围绕在各自的责任中心上想办法、算细账、优化作业,形成价值作业链,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变被动为主动。对重大的地勘项目的目标成本管理,事关地勘单位发展未来,除常态化管理外,尤其要严格执行好项目预算管理,动态跟踪,加强信息及时汇总,严格方案变更、资金审批流程等工作,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防止管控措施流于形式,项目经营失利。

二、管理会计在地勘单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基于管理会计形成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地勘单位中,往往只是针对特定需要,让财务部门提供一定的财务数据或者是对应的分析应用,或由相关部门提供支持,组织会议等形式替代完成,没有建立基于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管理模式。这与管理者对管理会计职能认识的不足有很大关系,建立科学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既有全局观又有重点地实施管理,及时提供经营管理决策参考,有预见性解决目标管理进程中的问题,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经营目标实现情况。

(二)单位内部没有设定管理会计专岗地勘单位

由于传统体制关系,财务部门和核心管理部门中往往采用建制式的部门及岗位设置,很多单位并没有管理会计岗位。管理会计虽然归口于会计大类,而财务部门有很繁重的日常工作,报销审核、账款核算、现金、银行、税务等业务已经填充日常,很难专门留出人员来做管理会计工作。但随着机器人替代人工繁复工序,单位未来发展的内在需求,管理会计岗位职能一定能发挥应有价值。

(三)单位受体系制约对管理会计需求缺乏动力

由于受地勘单位体系制约,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往往没有明确分工,管理会计的使用取决于个性化发展和需求,但随着地勘行业变革,单位管理理念更新变化,面对市场竞争,需要管理会计发挥专业化职能,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这就要打破约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建立专业化管理会计岗位或团队。

三、管理会计在地勘单位的应用改进建议

(一)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构建目标利润核算模式

地勘单位当前的业态,需要突出以经营目标利润模式,构建单位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形成对成本、利润进行科学分配、核算、综合平衡的考核模式。管理会计可以更助力改善单位的运营状况,达成更好的经济效果。例如,为地勘项目建立预算表,可以客观地反映项目的运营状况,对照目标与实际值的差异分析,及时发现并找出原因,便于改进,通过全面预算的全覆盖应用,能主动地掌握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落实状况。

(二)设定专人专岗,发挥管理会计作用

地勘单位根据发展战略远景、经营生产等情况综合考虑,兼顾新设岗位的成本效益,可以新设或从财务部门中划分出相应的管理会计岗位,便于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岗位职能,也便于综合管理。财务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对于单位财务管理的业务比较熟悉,使用财务会计数据比较熟练,而且管理会计需要和单位财务部门形成通力合作。由于管理会计岗位职责是提供管理、决策支持,岗位综合能力要求较高,除了财会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敏感性和数据分析应用的能力等,当然,还需要有很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所以设置专岗能让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岗位职能,助力单位的建设和健康发展。

(三)基于绩效考核,构建管理会计体系

在地勘行业的新业态下,如何应对竞争加剧、利润萎缩的市场格局,迫切需要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思想动员、转变传统观念,在单位内通过宣传、培育,树立业绩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完善系统的绩效考评制度体系,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出盈利能力、运营发展及综合能力等方面优秀的个人和团队,总结经验,改善差距。并挂钩奖励薪酬机制,引导各主体行为与单位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提高单位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构建好管理会计体系,通过对单位或地勘项目全过程的核算、动态监控,可以及时地纠正不正确的出工不增效、审批程序不严格等现象,减少无效甚至是亏损运营,在事前或事中及时止损。

结语

在细节和关键环节点上发挥管理会计价值,有助于单位管理会计人员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为单位发展作贡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kongxingye.com/jkfz/26846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