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两年多的发展,国家对于PPP项目的政策逐渐细化,扶助力度陡升,企业与社会的参与热度也水涨船高。
那么什么是PPP模式呢?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据数据显示,截止年10月,全国投资额超过1亿元的安防、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类项目约有57个,总金额近亿元规模。从业务类型来看,相较于年同期,平安城市类型的大项目较年同期增长%。与此同时,视频监控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也越来越趋向采用PPP。
PPP项目是发展的必然?
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也变大,大型安防项目建设也出现资金瓶颈。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有的地方政府采用了BT模式,但BT模式实质上是暂时转移了政府的财政投入压力,从建成后分期支付角度看,其实是政府背上了一堆长期债务,这也是BT建设模式与PPP建设模式在根本上的区别。针对这种现象,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PPP建设模式,把政府的部分公权力进行合理渡让,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将建设、维护、持续运营等环节的投资转移到第三方公司身上,如此每年政府部门只根据需要规划所购买服务的费用即可,而不需负债,同时风险的主体发生了转移,也可以减少不必要投资浪费,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除此以外,PPP模式的主要优势还体现在:
1、在服务期,政府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