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加持,好莱坞模式在前,国内艺人经纪

导语

过去国内经纪人以服务为主,人称“保姆型经纪”,行业发展至今依旧没有像好莱坞CAA、WME、ICM这样的大型经纪公司,业内专业人士解释,当下的艺人经纪行业用“保姆型+菜市场”的形容更为贴切。

作者

萌贝贝

未来国内的艺人经纪市场能否像好莱坞一样成长出大型的经纪公司?4月18日,就目前的国内艺人经纪市场现状,暴娱互动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举办了“好莱坞艺人经纪模式全解析——中美行业经验交流会”活动,来自泛娱乐相关产业的大佬们就此主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并就如何解决当下国内艺人经纪行业存在的问题给出各自的答案。

01

宏观环境不同,好莱坞经纪模式难以复制

细数国内艺人经纪这20年,从最初“保姆型经纪”的1.0时代,到现如今的同艺人的合作制模式,国内的艺人经纪依旧是“保姆型+菜市场”的现状。虽说当年的“跟花姐,有肉吃”是这个行业里的风靡的一段佳话,但对比好莱坞的艺人经纪模式,我们仍旧没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模式。

在这场“好莱坞艺人经纪模式全解析——中美行业经验交流会”的活动上,关于好莱坞艺人经纪模式能否在国内实行,参与圆桌论坛的几位大佬所持有的态度大多是“难以%复制的”。麦锐传媒的CEO王丛介绍到,“单纯的复制模式是行不通的,一定是由中国人来结合中国的国情,结合你手里的牌、资源进行变形、去做,才会有一个新的业态产生。”

在讨论CAA运行的艺人经纪模式时,友戏APP联合创始人赖声铭解释到,“我们要看一个大的宏观环境”,中国的影视行业同美国来讲有很大的差异性,美国的集中度很高,“好莱坞从八大到六大到五大,制片方的集中度是越来越高的。这就导致了经纪业务的需求方有很多,但是没有办法集中在某一些大的公司手里。”

宏观环境的不同决定了模式的不同,但从中也会看到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内的艺人经纪行业,也在像好莱坞的专业度在看齐。虽说难以%复制,但是从“保姆型经纪”到合伙人的“保姆型+菜市场”现状,仍能看出行业进步,未来可期。

02

未来市场,大数据是好的辅助工具但不具备决定权

“在6年前,我觉得数据在影视这个圈子里没有什么作用。”艾漫数据总裁曹永寿如是说,“在影视这个封闭的圈子里,你可以看到很多夫妻店,你会感觉到是不需要数据的,影视公司基本上都已经谈完了。我特别高兴的是,影视行业在前两年遇到了一些挑战,在商务这个层面、在广告主这块,广告主也愿意看数据了,我们也特别高兴,我觉得这个时候数据应该是有一点作用了。”

在当下不管是金融、实业、餐饮还是娱乐行业,几乎都可以看到大数据的作用,大数据算法成为各个行业的香饽饽,甚至有种登上山顶称大王的苗头。一时间,似乎都不用了解人是怎么想,单纯的依靠这个技术给予的结果就能判定一切。大数据是很好的进步,但是从活动上几位大佬的分享来看,更需要认清楚“在未来市场,大数据是很好的辅助工具,但决定还是要依靠从业者专业的敏感嗅觉。”

对于艺人经纪行业来讲,大数据算法的应用对艺人本身和经纪公司都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包括舆情监控、风险规避、商业预估、粉丝运营等等都可以依据大数据完成。“你能很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曝光量、曝光市场,而不是以往卖人情只给到的一张(秒下线)截图。”

当然除了对艺人本身之外,对影视剧挑选演员、粉丝应援idol、路人吃瓜看戏都有着辅助作用,所有人都可以应用大数据了解到这个行业里的相关信息。

当然,大数据算法带来的除了能给艺人、经纪公司、影视公司在决策上少走弯路之外,也难免会暴露负面信息。比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数据注水情况,在以往,我们都知道有些艺人为了流量、商业估值,团队会为其做一些数据注水的行为,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而如今在大数据算法下,你会因此看出行业猫腻,从而影响口碑、信誉值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03

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尤为重要

对于国内的艺人经纪行业来讲,从业者的专业度依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内的经纪公司有大有小,门槛非常低,最常见的就是“皇亲国戚”式的经纪人,细数娱乐圈中艺人的经纪人,其中家人、同学不在少数,他们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也不具备专业的行业知识,仅仅有的只是“亲属”关系。

曹永寿讲说:“有时候爱国贼比卖国贼更加可怕。”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并不中听,还有得罪人的可能,但你不可否认这个事实,有时候太过于爱和保护反而会造成伤害,越是亲密的人有时候就更没有办法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尤其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从业者。

好莱坞的艺人经纪从业者大多是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他们的专业程度是毋庸置疑的,包括艺人的商业代言、接什么戏、走什么样的路线都会全程参与。虽说国内的经纪人也会对此进行删选,但是只看短期收益的大有人在,甚至关于为什么要给艺人接这个类型的戏都只是“别人都说好”的原因。

“我之前也接触艺人经纪人,他过来跟你谈的时候,他一集剧本都没有看,他作为大经纪,或者是执行经纪,他来跟你聊天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好,但是你会发现,他对于艺人要演的角色并不怎么了解。”作为原创作者、编剧的九夜茴对此也很困惑。

不管是数据公司大佬、影视公司创始人还是经纪公司CEO、影视行业编剧,他们同样都很注重从业者的专业度,不管公司大小与否从业者的专业度都尤为重要。尤其是当下行业的分工度不高,这一问题就更需要解决。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业务能力,是这个行业最需要提上的一点。”

目前,国内的多数公司都声称自己是全产业链布局,这和市场现状、艺人需求都不无关系。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复制好莱坞的艺人经纪模式都不会实现,大数据的辅助功能越发明显,但从业者的专业度仍刻不容缓。随着行业的进步与成熟,在未来经纪和制作能否独立分开,也许可以有所期许。

娱乐新观察

泛娱视界洞察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kongxingye.com/jkhyjs/26845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