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忽悠 https://www.sohu.com/a/110057289_119104/
12月14日,AppAnnie发布了11月月度非游戏厂商及非游戏App出海收入Top30榜单。笔者注意到,2次的榜单中,有3个拥有“软硬互联”业务的厂商,小蚁科技、万兴科技和棒糖科技。三者区别在于,棒糖科技旗下多款App的收入共同将厂商推上了榜单;万兴科技的软件以工具类App为主,「FamiSafe」是其智能监控设备的App,上月双端收入13万美金;而小蚁科技则是依靠「小蚁摄像机」这一款App拉高厂商整体收入的。
随着AppAnnie开始去披露一些非游戏App的收入排行,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消费品/DTC品牌,当其硬件产品的受众人群目标规模并不算小时,在软件端,也将体现出不错的创收能力。根据AppAnnie数据,小蚁科技旗下共有3个发行商账号。而根据SensorTower数据,11月份,小蚁科技的出海App收入大约在50万美金,其中,「小蚁摄像机」(海外App名为「YiHome」)iOS版本贡献了40万美金。
一个硬件才卖30美元,但是每个月能带来40W万美金收入
智能硬件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带着智能手表、在家里骑智能单车健身的人屡见不鲜,但之所以这些产品被叫做智能,是因为它们不仅是满足了日常使用需求,与之相连的,厂商在软件端提供了通常以“改善状况/提升水平”为主要目标的解决方案。
对于这类厂商而言,赚钱的不仅是硬件消费品,软件端也会因为提供一些增值服务而产生收入。而且,因为和一般的互联网产品不同,软件和硬件绑定使用,当消费者购买硬件之后,为获得全部服务,基本都会下载和使用软件。因而,基本不需要引流,营销费用大大降低,毛利率也直线上升。这里面比较典型的案例是「Peloton」。
「Peloton」11月4日发布了年Q1财报(自然年.09-.11),当季总营收为8.05亿美元,其中互联健身产品(硬件)营收5.01亿美元(包括新收购的健身器械品牌Precor的数据),占比62%,软件订阅营收3.04亿美元,占比38%,比年Q4占比上升了8%。虽然硬件营收仍然占大头,但该季度硬件毛利率只有12%,订阅部分毛利率有66.7%,比去年同期的58.5%略有上升。可以看到,营收占比高的硬件,毛利却不高,反而是软件拉高了整个业务的毛利。
根据笔者查询过往资料以及Amazon销售情况,小蚁科技在海外的爆款产品是一台定价在29.99美元(笔者发稿前查看降为22.49美元)的家用智能摄像机,要想操作摄像机,就需要使用到「YIHome」这款App,通过App,用户也可以将Amazon的智能音箱Alexa与摄像头绑定。小蚁品牌旗下的其他智能摄像机也是如此。
「YIHome」的国内海外版本就和多数App出海时一样,国内版本更复杂,海外版本更简约。用户在「YIHome」上可以使用2种模式,在家和外出模式,用户可以自定义不同模式的功能。
具体而言,整个App一共有3个菜单,首页部分除了2种模式切换,就是指导用户连接设备的教学视频和一些交叉推广的广告。第二个菜单是视频回放区,这里会显示用户连接的设备、视频内容和筛选的时间段;第三个部分就是一些基础性功能,例如模式设置、消息管理、连接Alex以及服务中心。这里需要提的一点是,服务中心下藏着blog、小蚁商城、反馈中心等子菜单,而内容发现和商城在国内版本是打开App就可以看到的部分。
「YIHome」云服务订阅价格
「YIHome」中唯一的付费点是视频内容存储和回看的云服务。购买产品后,用户可以直接通过App实时查看画面,但如果需要过后回看内容,则需要购买内存卡或者云存储套餐。多数智能摄像机品牌的云存储套餐会包括回看30天录像的月套餐和年套餐,且只在画面出现动态变化的时候上载录像。「YIHome」提供了选项更灵活的套餐,回看天数可以是7、15、30天,可以选择仅上载动态画面或者全时段画面。除此之外,云服务逐渐在增加新的功能,比如人脸识别、动物车辆识别、硬件保修、7*24小时紧急呼叫等。而能提供这样App配置的品牌,硬件单价基本都到50美金以上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YIHome」能够在软件端实现不错的收入,其中一个原因是订阅方案更具灵活性,更贴合消费者的实际心理状态。而正在新增加的功能,未来也可能会衍生出更多的付费点。
对比去看软硬件收入的话,这款摄像机在海外售价29.99美元,不包含运费(笔者截稿前查看已经变成$24.99),国内相似款售价元(约为23美元),一旦遇到大促,这款产品在海外基本不会有比国内更高的利润空间,但同时又需要承担高昂的物流成本。但是在软件端,国内和海外却形成很大差异,文章开头就提到「YIHome」10月双端收入大约40万美金,而这款App的国内版本「小蚁智能摄像机」10月iOS端收入只有3万美金。国内消费者和海外成熟市场的用户,在服务订阅上的付费习惯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而「YIHome」软件部分的成本主要来自云存储。据小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