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产业运营丨聚变资讯第三期

浙江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790063.html

篇一:第三方检测行业

第三方检测行业概述

?我国第三方检测起步于年,产业链覆盖广泛,具体为上游主要检测设备、检测试剂等行业,中游第三方检测机构,下游检测报告的使用者,如终端的工业品和消费品生产制造商、政府以及消费者。具体流程为第三方检测机构接受客户委托,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及专业技术设备对某种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进行评定,并出具检测报告,供客户使用。

其中,检测报告使用者是第三方检测产业链发展的驱动力,生产制造商和检测机构需要不断满足报告使用者不断提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产安全性、产品质量、生活健康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要求的提高以及各种消费品和工业品生产的日益规模化、标准化,使得检测逐渐成为贸易双方鉴定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因此,第三方检测在研发、生产及贸易等各个环节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推动市场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已从年的.3亿元增长到的亿元。随着各细分行业逐步向第三方检测机构放开,第三方检测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方检测市场供给分析

我国第三方检测起步于年,但直至年,国有检测机构垄断的局面才开始改变。而自年以来,国务院、发改委加速检测行业市场化改革,多次发文提出要大力发展检验检测第三方专业服务,进一步深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我国检测行业正处于国家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深化检测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阶段,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第三方检测市场有望持续获得快速发展。截至年底,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共计3.85万家,较年底数量增长6.06%;年底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4.09万家,同比增长6.24%。

不同所有制第三方检测机构供给分析

据数据显示,年中国检测行业事业机构占比为50.14%,年中国民营机构占比为25.33%,在-年期间,中国检测行业事业机构占比持续降低,中国检测行业民营机构占比持续增高。

图表:-年中国检测行业事业机构和民营机构占比走势

第三方检测总体市场规模

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业具备穿越经济周期特征,行业增速一直以来远超GDP增速。由于TIC行业下游遍布全国经济各个领域,总体需求受单一下游波动的影响较少,因此行业抗周期波动能力强。在-年恶劣的国际经济危机冲击下,检验检测认证行业的规模仍然有所上升;年同期我国第三方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为15.48%。随着国内改革持续深入推进,为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成长沃土,未来十年仍将是检验检测行业发展的黄金期。

图表:-年中国第三方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不同类型第三方检测机构市场规模

国有检测机构市场规模

据数据显示,年国有检测机构市场规模为.66亿元,年国有检测机构市场规模为.28亿元,年国有检测机构市场规模为.49亿元,同比增长5.68%。

图表:-年国有第三方检测企业市场规模情况

民办检测机构市场规模

据数据显示,年民办检测机构市场规模为.35亿元,年民办检测机构市场规模为.62亿元,年民办检测机构市场规模为.12亿元,同比增长18.85%。

图表:-年民办第三方检测企业市场规模情况

篇二:电器检测行业

电器检测行业概况

电器检测属检测行业下的细分行业,是按照产品技术标准要求,通过各种电源设备、电路调节设备和试验设备,模拟电器的各种正常及非正常工作状态,利用专用测量仪器和数据采集设备,测量电器的机械、电器性能参数以考核电器的安全性能。电器检测服务业是电器制造产业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为电器制造业的产品销售和产品设计开发提供技术支持,附加值高。

目前中国低压电器检测以强制检测为主;对高压电器采取自愿性产品认证管理制度,即由制造商自愿决定是否申请产品认证,但由于高压电器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整个电网系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中国各大电力和电网公司进行高压电器设备招标时,均要求投标方通过产品质量检测或认证。

高低压电器检测对比

电器检测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中国电器检测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从“中国制造”发展到“中国质量”阶段的企业内在需求,中国科技及制造业发展已进入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阶段,企业提升研发效率和产品品质催生长期检测需求;据统计,年中国检测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亿元。

-年中国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

年中国检测机构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4.28亿份,其中营收排名前五名的细分市场分别为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境监测、机动车检验、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等。

年中国按专业领域划分的检验检测机构营收

中国电器检测行业构建标准体系的重点要素

构建电工电器检测服务标准体系的三大重点要素(子体系)分别为服务通用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服务提供标准。其中,服务提供标准子体系是整个标准体系的核心,对服务保障标准子体系有检验和验证作用,促使服务保障标准子体系的完善。三大重点要素(子体系)各自的职能分别概括如下:

1、服务通用基础标准

旨在规范检测服务基础工作、明确检测服务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术语、符号标志、量单位以及测量、检测用的标准。

2、服务保障标准

旨在为检测服务工作提供环境、

能源、安全应急、职业健康、信息、财务、设备设施、人力资源等管理保障,规范在保障服务过程中工作流程和人员行为,确保检测服务工作顺利推进,重点突出管理职能。

3、服务提供标准

旨在明确服务规范、服务提供、服务质量控制、运行管理、服务评价与改进规范,保证检测服务过程准确、高效、有序推进。

篇三:肿瘤基因检测研究

基因检测助力肿瘤治疗迈入精准医疗时代

肿瘤精准医疗时代已至,精准医疗离不开肿瘤基因检测。精准医疗是指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信息,针对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来为其制定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精准医疗由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部分配合而成,其中精准诊断主要由基因检测技术来完成。近年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肿瘤治疗精准医疗时代已拉开帷幕,而基因检测在舞台中的表现让人拭目以待。

NGS为最有潜力的基因检测技术平台

NGS为应用最广且最有潜力的肿瘤基因检测技术平台。基因检测技术可主要分为微滴式数字PCR(ddPCR)、免疫荧光杂交(FISH)、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二代测序NGS为主)四种。其中NGS凭借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精确度等优势,近年普及率持续快速提升,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检测平台。医疗端的应用包括生殖健康(NIPT等)、遗传性疾病检测、药物基因组学及新药研发、肿瘤诊断及治疗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肿瘤领域,根据Illumina的测算,基因检测在肿瘤应用领域占比将高达60%。关于肿瘤领域的NGS基因检测,目前主要分为两种,基于肿瘤实体组织的panel测序,以及基于外周血和尿液的液体活检。

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为重要部分

肿瘤基因检测的应用包括肿瘤易感、肿瘤早期诊断、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肿瘤愈后监控。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可帮助肿瘤遗传突变高危人群主动预防,肿瘤早期诊断通过尽早发现病情可大幅提高生存率,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加精确的治疗方案,肿瘤愈后监控评估病患的复发危险程度。

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是肿瘤精准医疗的重要部分。肿瘤个体化用药诊断是目前基因检测在肿瘤领域较为成熟的应用,也是本篇报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kongxingye.com/jkfz/268449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