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丨公共绩效管理资讯精选

本期闻政咨询“行业动态”共整理6条相关资讯,精选全国各地预算绩效管理领域近期的实时动向,约字,敬请阅览。

1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意见》指出,预算体现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加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保障。

《意见》提出,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预算法定,坚持目标引领,坚持底线思维。《意见》明确了6个方面的重点改革措施。一是加大预算收入统筹力度,增强财政保障能力。规范政府收入预算管理,加强政府性资源统筹管理,强化部门和单位收入统筹管理,盘活各类存量资源。二是规范预算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加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三是严格预算编制管理,增强财政预算完整性。改进政府预算编制,加强跨年度预算平衡,加强部门和单位预算管理,完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四是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增强预算约束力。强化预算对执行的控制,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优化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拓展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五是加强风险防控,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健全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机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隐患。六是增强财政透明度,提高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改进预决算公开,发挥多种监督方式的协同效应,实现中央和地方财政系统信息贯通,推进部门间预算信息互联共享。

《意见》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改革,推动预算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选编自新华网年4月13日消息

2

财政部等11部门明确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政策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国办发〔〕22号)要求,“十三五”期间,财政部牵头推进贫困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试点工作,全国个贫困县累计整合涉农资金超过1.5万亿元,大大增强了贫困县自主安排资金支持实施扶贫项目的能力,为集中资源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关要求,日前,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年支持脱贫县延续整合试点政策,-年,政策实施范围调整至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通知》延续了国办发〔〕22号文件主要精神,与脱贫攻坚期内整合试点政策保持总体稳定,纳入整合的资金范围原则上保持不变。其中,中央层面有16大项资金,共涉及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乡村振兴局11个主管部门。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可结合实际明确本级整合资金范围。

根据全面脱贫后的形势任务变化,《通知》主要就整合试点范围、资金安排使用重点、资金倾斜支持要求、资金项目监管、组织保障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和调整优化。一是突出整合资金安排使用重点。支持脱贫县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需要,按规定将纳入整合范围的16大项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类项目,在整合资金范围内打通,统筹安排使用。将支持产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含必要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明确脱贫县要将整合资金优先用于产业项目。二是优化对脱贫县倾斜支持的要求。要求中央和省、市级财政在保持投入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按政策要求向符合条件的脱贫县倾斜。原则上纳入整合试点范围各项中央财政涉农资金用于个脱贫县的资金总体增幅不低于每项资金的平均增幅,或确保当年安排脱贫县的资金县均投入规模不低于其他县的县均投入规模。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要求脱贫县编制年度整合资金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确定好重点项目和建设任务,兼顾脱贫村和其他村、脱贫户和其他户。同时,严肃财经纪律,切实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继续明确整合资金不得用于偿还债务、垫资或回购、注资企业、设立基金、购买各类保险等。

——选编自财政部网站年4月15日消息

3

云南为第三方预算绩效评价立规矩

近日,云南省财政厅进一步明确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要求,其中包括合理确定委托范围、建立付费管理和质量控制机制以及强化评价结果应用等内容。

合理确定委托范围。按照财政部《关于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云南省财政厅规定,预算部门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参与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审核、绩效评价或评价结果复核等工作,但不得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预算部门自身的绩效管理工作开展评价。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自评等属于部门内部管理事项,原则上不得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不得以第三方机构名义代替委托方对外出具相关报告和结论。

建立付费管理和质量控制机制。各级财政部门、预算部门要加强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质量控制,强化指导与监督,开展跟踪抽查,把好质量关,推动第三方机构履职尽责。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建立付费管理和业绩考评机制,通过专家论证、评审等手段,切实提升绩效管理报告的专业性,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在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建立绩效管理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健全绩效评估、评价结果反馈和问题整改责任制。

——选编自中国财经报年4月12日消息

4

山西省级供销社专项资金实行全过程绩效管理

今年,山西省财政厅联合省供销社印发《省级供销社培育壮大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对省级供销社培育壮大工程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实行全过程绩效管理。

《办法》明确,省供销社要编制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目标,组织开展绩效运行监控,会同省财政厅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县级部门在申报项目、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时,应科学设定项目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要与项目预算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和下达。同时,将绩效自评价报告报送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

《办法》强调,专项资金采取因素法分配,切块下达到市、县级财政部门。专项资金分配因素与权重,由省供销社根据县级供销社的销售额、利润、项目投资额、绩效评价结果等因素和全省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情况商请省财政厅后确定,可根据当年工作重点任务作出调整。专项资金支持对象为供销社全资、控股及参股企业的项目,支持范围主要包括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和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工程。

——选编自中国财经报年4月9日消息

5

抓落实、严把关江苏常熟稳步推进镇级预算绩效目标扩面增量

年,江苏省常熟市财政局持续推动镇级财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扩面增量,14个板块开展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项目93个,涉及绩效资金.59万元,其中板块预算安排资金.85万元。

一、提高意识抓落实。镇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板块认真研究制定并落实板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加快建立财政运行绩效管理机制。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部署,年进一步扩大绩效目标管理范围、落实绩效目标与预算执行“双监控”跟踪机制、建立绩效评价向属地政府、人大报告机制,完善评价结果反馈整改以及评价结果与预算挂钩机制,完整衔接五个环节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链条,确保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二、扩面增量重民生。选取了尊老金、河道疏浚、环卫保洁、公安技防监控、公路路灯维护、产业激励等多个项目作为绩效管理重点,涵盖了社保、农业、水利、城管、交通、司法等公共财政领域,进一步扩大了绩效管理的项目覆盖范围。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kongxingye.com/jkhyjs/268446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