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指引电职专业介绍“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这是近几年,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流传颇广的一句话。的确,与大学生“就业难”截然相反,中职生就业呈现出越来越吃香的趋势。有些学校的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甚至还没毕业就被“预定一空”。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全国共计有多万名中职毕业生进入各行各业,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数量基本持平。特别是年以来,每年中职毕业生人数都超过万,直接就业人数超过万。在每年新增的约多万个就业岗位中,中职毕业生占30%以上,成为适龄青年中就业率最高的人群。-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高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年、年、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分别为87%、90.7%和90.6%)。中职生近几年的就业形势究竟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哪些类别的专业就业情况较好,未来的就业形势如何……这次,我们将一一为你梳理,希望能为你日后的就业提供一个较为详尽的参考。就业率近97%,加工制造类专业就业最好据教育部统计公告显示,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毕业生总数为万人,就业学生万人,就业率为96.81%。据了解,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加工制造类,达到97.67%;其次是资源环境类,达到97.65%。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的.24万人,占就业总数的71.45%;从事个体经营的66.59万人,占13.98%;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的69.38万人,占14.57%。与年相比,年升学比例增加了2.97个百分点,增加了9万人,这说明中高职衔接工作不断加强,升学“立交桥”不断拓宽,已经初步形成中职学生“求职有道,升学有门”的良好局面。各产业就业分布情况:在第一产业就业的52.39万人,占就业总数的11.00%;在第二产业就业的.39万人,占31.37%;在第三产业就业的.43万人,占57.63%。就业地域情况:本地就业的.27万人,占就业总数的69.77%;异地就业的.5万人,占29.92%;境外就业的1.44万人,占0.31%。与年相比,本地就业比例略有增加,中职毕业生仍以本地就业为主,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为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就业地点:在城区就业的.62万人,占就业总数的73.84%;在镇区就业的90.41万人,占18.98%;在乡村就业的34.18万人,占7.18%。就业渠道情况: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79万人,占就业总数的75.97%;通过中介介绍就业的36.53万人,占7.67%;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的77.89万人,占16.36%。直接就业毕业生中,对口就业的.38万人,对口就业率达76.01%。签订就业合同情况:近90%的就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其中超过一半的就业毕业生签订了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就业起薪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平均起薪上海为元/月,超当地最低工资标准70.56%;深圳、北京、广州、大连、宁波、浙江等地高于元/月。中职毕业生受到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认可,就业待遇不断改善。社会保障情况:超过八成的毕业生享有社会保障,其中,享受“三险一金”的.31万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53.66%;享受“五险一金”的.50万人,占27.16%。各大类专业就业情况: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达90.98万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8.47%;其次是信息技术类,达83.63万人,占16.98%;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是加工制造类,达到97.67%;其次是资源环境类,达到97.65%;信息技术类、交通运输类、土木水利类、财经商贸类、能源与新能源类,都在平均就业率96.68%以上。(注:以上具体分析数据不包括技工学校)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工人短缺致中职生就业率提升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持续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的强劲需求。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了对专业人才的新的类别需求、层次需求和数量需求,像数控技术应用、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护理等不少行业都出现了人才紧缺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用工单位需要的大量技术工人短缺,出现了“技工荒”,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缺口很大,一些大城市缺口甚至高达30%。中职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主要的因素还在于中职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也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学生。以广州为例,出现中职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大抵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对现代化制造业技术工人的急需。当前广州的工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技术工人。调查显示,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欢迎程度高于大专院校学生,因为他们更加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