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疯医院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字
3分钟阅读供热行业属于传统行业,我国的供热起步于依靠人工运行的分散锅炉房。当前供热行业,一方面,消费端对服务质量的需求日益提升,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下,传统行业、传统技术面临着深刻的转型,智能化的供应能力让供热行业智慧化成为可能。根据方修睦等人研究,智慧供热包括广义、狭义两个层面的概念。广义而论,智慧供热是一个大概念,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具备认知和学习的能力、具备生成知识和更好地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先进供热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供热设备制造、供热系统规划设计、供热系统建造、人才培养、供热运行维护、供热服务全寿命的各个环节及相应系统的优化集成,用于解决供热行业全过程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资源优化。狭义智慧供热包括智能运行、智能管理和人才培养三部分。智能运行是智慧供热的核心,涉及到运行监督、运行调节、运行控制和运行评价四大部分。智能管理的核心是管理环节的智能。是以智能的方式改造现有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系统的智能水平。智能管理是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划、组织、激励、协调、控制等手段,智能地为供热运行配置资源,建立并维持企业运营秩序,以达成预定的目标。人才方面,智慧供热对员工能力的需求发生变化,将从单一的设备操作、单一的技能、常规管理能力转换到人机协同、供热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数据诊断与应用、技术保障及支持(如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维护与管理)等综合能力需求。总体而言,智慧供热的核心依然是供热,与传统供热的区别是智慧化,是借助当下技术进步,将供热引导向更高效、更高质量、更精细化、更低成本、更清洁化、更人性化的状态。近年来,供热行业已有一批企业在智慧供热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哈投集团哈尔滨太平供热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华为公司深入开展智慧供热的创新实践。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原供热系统进行全流程改进,供热企业可以感知用户室温,AI(人工智能)可以助力调节供热各环节阈值。按需定产,让单元与单元之间、住户与住户之间的供热温度更加均衡,实现统一智能化室温调节,未来可实现用户自主温度调节,形成一个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供热智能体”。改进后的智慧供热系统实现了监管从“人治”到“数治”,热企从“人控”到“智控”,促进供热均衡的同时,助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在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在年冬季供热前就利用华润电厂热电联产功能完成了通往工业区和主城区的供热长输管线,曹妃甸热力有限公司年与河北工业大学联合研发出智慧供热节能监控平台,并由曹妃甸联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撑。在年供热季成功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年实施了对工业区供热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了对辖区53所热力站“智慧供热”全覆盖。这套智慧供热系统年可节约能源16.9%,相当于年可节约标准煤.6吨左右。天津生态城能源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在年供暖季到来前,完成了合作区内50座“无人值守智能换热站”的系统升级,实现了从管网、热源、场站,到户内的数据互联互通与共享,构建起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供热全流程管理体系,可实现能源“一站式”智慧管理。去年9月5日,由丰利源(宁夏)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组建的宁夏自治区智慧供热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计划研究开发智慧供热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及其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并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应用与推广,旨在提升政府监管治理以及供热企业高效运营能力。去年,威海市对管网系统进行了再次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其中一项就是在关键小区、典型用户家中安装温控设施,通过供热调度中心的监控系统实时掌握用户家中的温度,以便于了解实际供暖状况,并随时根据温度变化进行调节。为打赢蓝天保卫战,自年至今,山东省累计完成近百万户“煤改电”清洁采暖,新增供暖面积1亿多平方米。在技术进步、政策引导、目标下,智慧供热前景广阔,未来的冬日将更加舒适美好。作者:师璞,北大纵横合伙人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所有原创作者↓↓↓
纵横作者小赏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