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与管理行业人才的现状与需求

养老服务人才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但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稀缺难求已成为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对养老服务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现状、人才数量及质量需求,能为养老服务与养老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的制订,及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从而使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推进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

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选择秦皇岛市普通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康复机构、社区养老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各种类型的10家养老服务企业,通过问卷及访谈等方法进行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养老服务与管理行业人才现状、总结人才供给存在的问题,并对养老服务与管理行业人才需求进行分析。

调研结果分析

●调研企业情况

被调研的10家企业中,有普通养老机构4家、医养结合养老机构3家、康复机构1家、社区养老中心1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家。其中公办公营1家、公办民营4家、民办民营5家。调研的10家企业均为中小型企业,员工人数都在人以下,其中从业人员数量在人以下的占75%。调研企业的服务对象全面,包括全自理老年人、半自理老年人、失能失智老年人等。

●养老服务企业在职人员现状

调研的10家养老服务企业的岗位主要包括服务岗、营销岗、管理岗、工勤岗、研发岗等。我们主要对服务岗、营销岗、管理岗的在职人员进行分析。

1.在职人员女性多、年龄偏高。

调查显示,养老服务企业的营销、服务及管理人员中,女性较多,平均占比60.2%,服务岗位女性占比最高,约占70%,年龄方面,服务型人员年龄偏大,45岁以上的占比最高,为51.9%;营销型人员年轻化,30岁以下占比最高;管理型人员中年人多,30-45岁的人最多。

2.在职人员学历偏低。

调查显示,从服务型、营销型和管理型人员的学历结构来看,在职人员学历水平偏低,约三分之二的员工学历在大专水平以下,本科的比例最低,只占11.20%,高职毕业生占22.13%。但是在各类人员内部,学历水平存在差异,服务型人员学历低,高中以下学历占到80%左右,营销和管理型人员学历为大专及以上比例高,尤其管理型人员,本科以上占40%左右。

3.在职人员岗位胜任力一般。

被调查的养老服务企业的在职人员的岗位胜任力一般,其中选择基本胜任的占比60%,完全胜任的占10%,认为员工不能胜任岗位的占30%。调查显示,限制员工岗位胜任力的主要因素按照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学历层次过低(70%)、专业技能不过关(70%)、缺乏相关职业培训(60%)、综合素质偏低(60%)、个人成长机制不健全(40%)、缺乏责任感(30%)、职业认同感低(30%)、工资待遇低(20%)、劳动强度大(20%)、社会偏见(20%)。

4.在职人员工资水平偏低。

调查显示,各类从业人员职业发展基本上都是从基层岗位做起,2-3年有机会升迁至中基层管理者,3-5年有望成为中高层管理者,收入也会随之上升,总体来讲服务型岗位和营销型岗位各阶段收入水平相近,管理型岗位高于服务型、营销型岗位。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

养老服务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1.养老模式多样化需要更多样化的人才。养老服务可分为三大类: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主要模式。同时“互联网+”智慧养老、旅居养老、健康养老、养老综合体等各种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都需要更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包括护理员、医生、康复师、社工、心理咨询、健康管理指导、营养师、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2.养老服务企业对中高职毕业生

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1)对专业关联度要求高。据调查,企业在招聘时,很注重与所学专业的关联度,其中要求专业对口的占到50%,要求专业相关的占40%,只有10%的企业对专业没要求,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kongxingye.com/wljk/26845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