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业务聚焦于综合安防、大数据服务和智慧业务,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为公共服务领域用户、企事业用户和中小企业用户提供服务,致力于构筑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智慧城市和数字化企业。在综合安防领域,根据Omdia1报告,海康威视连续8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4.1%。
海康威视于年4月17日披露年报,公司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同比增长10.1%;实现归母净利润.9亿,同比增长7.8%;每股收益为1.45元。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46.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1.5%,基本维持上年同期水平。公司拟10派8元,去年的分红率1.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亿元增长6.38%。
公司收入从年的.05亿元,增长到年的.0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4.86%;
公司净利润从年的94.11亿元,增长到年的.86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2.46%。
今年,是海康威视成立的第20个年头。从成立时的28名员工,到现在4万多人,公司研发费用率从年的7.62%提高到年的8.99%,到年的9.51%,到年的10.04%。同时,公司加快了向大数据业务的拓展,也加快了创新业务的发展,为了应对挑战,还启动了萤石网络分拆上市的工作截至公告日,海康威视持有萤石网络60%的股权,为萤石网络控股股东。
天眼查资料显示,年成立的萤石网络,主营业务是为智能家居等相关行业提供用于管理物联网设备的开放式云平服务,以及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家居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海康威视表示,分拆控股子公司萤石网络独立上市,可为公司智能家居及云平台服务业务的研发投入与生产经营筹集必要的资金。
促进萤石网络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业务规模的扩大,为公司的做强做优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持续为公司广大股东带来稳定的投资回报。
萤石以视觉技术及人工智能、多维感知、物联通讯、运动控制等技术为依托,保持硬件产品的持续领先。智能入户产品主要包括智能门锁、智能可视猫眼、智能可视门铃等
智能控制产品主要包括智能传感、智能屏、智能开关和智能插座等,设备接入萤石物联云平台后,用户可对室内环境、照明系统、家电设备、能耗使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智能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陪伴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年,萤石潜心研发基于视觉、听觉、环境感知的陪伴机器人,通过连接萤石物联云平台,提供个性化儿童教育和安全陪伴。
在今年3月30日举行的“智涌钱塘”AICloud生态大会上,海康威视宣布AI开放平台2.0正式上线,在全面感知、自主进化、认知计算三大能力上全面升级。
未来3年,海康威视将继续向合作伙伴提供免费的AI开放平台训练服务。同时,计划培养余名具备AI工程化能力的认证工程师,与合作伙伴打造超过个行业联合方案,构建算法商城,用AI的力量推动产业升级。
海康威视年整体毛利率为46.53%,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0.54个百分点。
海康威视年公司研发投入63.79亿元,占公司销售额的比例为10.04%,研发费用率进一步提高,公司研发和技术服务人员超过20,人。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上升.1%
但近几年数据看海康威视的增速是下滑
近年来,海康威视收入从年的.05亿元,增长到年的.0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4.86%;公司净利润从年的94.11亿元,增长到年的.86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2.46%。
然而从成长性来看,受困于海外对中国科技加压等因素叠加影响,近三年来海康威视各方面增长速率压力进一步加大,年至年,公司营收增长率分别18.93%,15.69%和10.14%。
净利润增长率则从20.64%的高速到年跌破两位数的9.36%,年进一步下滑到7.82%。
公司年营业成本.6亿,同比增长9.1%,低于营业收入10.1%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上升0.5%。期间费用率为25.1%,较上年升高1.0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上升.1%至.9亿。
截止到年末,公司总资产达到.02亿元,同比增长17.71%,同期负债率38.58%,相比年末的39.66%进一步降低
当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亿元。因为海康威视前两年被制裁,短期囤货压力大,赚的钱都拿来买原材料了。海康对账期和应收的管理还是很保守的。
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均有所下滑。
年“前端音视频产品”营收贡献较大
从业务结构来看,“前端音视频产品”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而言,“前端音视频产品”营业收入为.4亿,营收占比为45.9%,毛利率为55.6%。
海康威视去年的智能家居和机器人业务占比还是比较小。
研发投入63.79亿元
年报显示,年公司研发投入63.79亿元,占销售额的比例为10.04%,研发费用率进一步提高,公司研发和技术服务人员超过2万人,占公司总人数近50%。
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件(其中发明专利件、实用新型件、外观专利件),新增软件著作权件。天眼查信息显示,截止年底,海康威视累计拥有授权专利件。
海康威视表示,公司继续应对全球供应链不稳定带来的挑战,通过调整、替换、补充产品设计方案获得更加丰富的可选供应商,进一步维护公司产品的持续稳定供应。
报告期内,公司软硬件产品持续升级,视频产品强化优势地位,非视频产品积极围绕智能化升级,全面感知产品体系逐步构建;算法、组件、模型资源不断积累,边缘节点、边缘域、云中心与互联网应用开放平台保持优化迭代。海康威视以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不断完善。
在技术研发方面,海康威视年继续推进在可见光、远红外、毫米波、X光、声波等领域技术积累,加速多探测器技术的融合应用。年初成立了以X光探测业务为核心的海康睿影。基于业务发展和市场整合的考虑,对海康微影的业务做了调整。
疫情期间,海康威视依托微影自研热成像芯片的优势,快速推出人体测温产品,海康睿影通过热成像与X光的融合应用,快速推出测温型人体安检机,为防疫抗疫增加科技助力。
此外,基于对物联感知业务的战略定位,公司有计划地拓展和布局了许多新业务领域,新感知手段的加入将给公司的产品带来更加丰富和多变的感知触角。
海康威视通过统一的智能感知联网平台,提供各类智能物联设备的统一接入、联网和运维支持能力,使大规模智能物联网的构建成为可能。通过统一的设备接入框架,支持各类视频设备、多维传感设备、智能设备的统一接入。通过接口开放和协议开放,支持各类智能物联网设备能够接入到海康威视的各类软件平台。设备接入联网驱动的开发与应用软件相对分离,即可以先有平台后开发设备驱动。
目前AI开放平台已有注册用户超过2,家,仅年为用户训练的智能算法就超过15,个。
持续推进数字化营销
年,海康威视继续推进销服体系建设。当前,海康威视已在国内构建32家省级营销中心,下设多家城市分公司和办事处;在海外设立19个大区功能中心,下设66个分支机构,向全球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营销与服务网络覆盖市场各个角落。
目前,海康威视的多层次渠道伙伴广泛覆盖各类型市场,与全球范围内6,多家经销商、1万家集成商、30万家工程商、40万家安装商、0余家服务商密切合作。公司与3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和多个用户单位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
受疫情影响,海康威视加快了数字化营销节奏,升级全数字化销售管理流程,健全产品与服务全流程管控体系,提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综合管理能力。
EBG依然实现了超过20%增速,太猛了。这个是海康威视未来最大的看点。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来赋能各个行业进行智慧升级,解释海康的未来战略前景。
4月17日,在被问到“缺芯”现象是否对产品的正常生产和交付造成影响时,海康威视董事、总经理胡扬忠这样回应。
新冠疫情、全球地缘政治因素等为全球原材料供应体系持续带来不利影响。对于国内部分硬件厂商而言,要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并不容易,海康威视正是一例。
“过去几年,包括未来几年,供应链都面临很大的挑战。”胡扬忠解释称,过去几年的挑战来自于制裁带来的不确定性,包括对海康的制裁,以及对其安防视频监控芯片供应商华为海思的二次制裁、三次制裁。他认为,海康威视通过高库存等方式在过去几年应对较为不错。
同一时间,海康威视还公布了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8亿元,同比增长48.36%;实现净利润21.69亿元,同比增长44.99%。
年一季报情况:净利润增长45%,扣非增长37.64%,营收增长48.36%。这数据其实不太准的因为去年一季度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今年年对比年一季度业绩其实是比较失真的。
4月16日,海康威视披露的一季报显示,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基金继续大笔增持,一季度共计加仓2.01万股,按照区间成交均价计算,增持金额或达11.71亿元,期末持有市值超过50亿元,位列海康威视第8大流通股东。
自年4季度起,海康威视就断断续续出现在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等多只基金的持仓名单中。
张坤最近一次开始连续买入海康威视始于去年三季度,当时,海康威视分别位列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企业两只基金第10大、第2大重仓股,两只基金合计持有海康威视.22万股。
到了去年四季度,张坤继续加仓海康威视,旗下4只基金全部持有海康威视,合计持有达到1.24亿股,持有市值超过60亿元,海康威视也是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企业、易方达新思路三只基金去年四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同时也是易方达中小盘基金的前十五大重仓股。
今年一季度,张坤管理的其他几只基金是否会与易方达蓝筹精选同步增持海康威视,还需要等基金一季报继续披露。
顶流私募冯柳减持海康威视,浮盈达50亿
公募一哥增持的同时,私募基金领域的“顶级高手”冯柳却在一季度大手笔减持。
季报显示,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一季度减持万股海康威视,按照区间成交均价计算,减持金额达到20.5亿元,期末持有市值.85亿元,位列海康威视第三大流通股东。
事实上,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在海康威视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这也是冯柳最近三个季度首次减持海康威视。公开信息显示,冯柳是在去年三季末新进为海康威视十大流通股东,重仓买入2.31亿股,建仓成本估计在30到40元左右,而海康威视最新收盘价为57元,冯柳重仓杀入该股半年多浮盈便高达50亿元。
龚虹嘉、陈春梅夫妇在过去半年的时间进行了多次大幅减持,其中,年11月,海康威视发布公告,称年9月3日龚虹嘉通知,其通过竞价交易共计减持公司股份9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
龚虹嘉上一次减持股权
公司于年11月6日收到股东龚虹嘉通知,龚虹嘉通过大宗交易共计减持公司股份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龚虹嘉在这次减持过程中一共出售了所持的1.81%海康威视股权,至少套现了60亿元。
年3月,海康威视收到股东龚虹嘉通知,龚虹嘉于年11月6日至年3月3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共计减持,,股,占总股本的1.21%。
龚虹嘉直接持股为11.62%,通过新疆普康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持股为1.95%,一共持股为13.57%。
此次减持前后,龚虹嘉持股情况;此次减持后,龚虹嘉直接持股10.41%,通过新疆普康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持股为1.95%,一共持股为12.36%。若以当时股价估算,龚虹嘉至少又套现60亿。
也就是说,龚虹嘉在半年的时间就从海康威视套现上百亿元。截至今日,海康威视股价为57元,市值为亿元,龚虹嘉仍持有价值近亿元的海康威视股权。
对比一季度和年末海康威视股东情况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股东人数达到23.41万户,相比去年末的19.90万人提升17.61%。
从前十大股东的情况看,并未有股东新进或者退出,但其中四家股东一季度减持。
其中,第二大股东龚虹嘉持股比例由10.88%下降到10.3%,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由2.68%减持到2.3%,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力度最大,由3.6%减持到1.32%,此外,公司总裁胡扬忠持股比例由1.95%减少到1.66%。由此计算,一季度上述四大股东减持了公司3.53%。
另有两家股东选择了增持,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增持0.01%,一季度末持有公司1.15%股份,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则由0.75%提升至0.96%。
去年12月末,海康威视股价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12月21日股价最低曾跌至43.61元,到了1月25日最高涨到70.48亿元,区间涨幅超过60%。4月16日,海康威视报收57.03元,自高点回调幅度超过23%。最新市值达5亿元。
目前看见海康威视年报数据看到1.摊子铺的挺广。2.领导层对自己有信心,也很真实.3.涉及行业太多,不好判定它会不会继续增长。但看数据去年疫情停摆的时期,ROE也在27%,而且海康是唯一每年业绩都能稳定增长的科技龙头,管理层还是说相当比较靠谱的,虽然去年有股票进行减持。体制混改最成功的央企,员工激励措施和创投平台最成功的央企。
由于去年海康威视股价大幅度上涨,单方面还是因为估值提升驱动股价上涨,从而因为去年在疫情影响下业绩没有增加多少,所以目前海康威视的估值还是比较高,可能会存在进行回调的表现,所以各位自己炒基金大佬的作业需要自己认真思考后再上。各位朋友投资需要你们盈亏自负,目前我没有持有海康威视。
免责声明:本